法学空间

法律人社区

  注    册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在线1503人
·文章查询· 祝各位网友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阖家快乐!      本站受到大量的无效smtp连接和垃圾邮件的攻击,响应缓慢,请各位网友见谅!       2024年5月20日星期一
首 页
当前位置:首页>>学生>>法学豆子
旅游对少数民族村落文化的影响
更新时间:2002/10/27 23:37:37  来源:  作者:法学豆子  阅读208
    旅游对少数民族村落文化的影响
——西双版纳傣族园风景区的调查报告
董 皓

与内地一些旅游地区相比,云南旅游业的特点是:田园风光多于城市风景,民族风情多于人文古迹。随着近年来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不断开发,诸如西双版纳傣族的宗教文化、红河哈尼族的梯田文化、丽江纳西族的东巴文化等特色浓郁的少数民族文化逐渐为世人所了解,众多游客之所以到云南来,也就是为了感受这些风格迥异的少数民族风土人情。
按照社会学家达伦多夫(Dahrendorf)的假设:每一个社会每时每刻都在经历着变迁的过程;每一个社会每时每刻都在经历着某种不一致和冲突;社会中的每一要素都对社会的分解和变迁发生着重要作用。 在外地游人不断进入少数民族村落探奇寻异的时候,这些村寨也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而这种变化的动因中,旅游其实也不知不觉地成为了因素之一。在本部分,我们试图通过对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自治州景洪市勐罕镇的“西双版纳傣族园”(下文简称傣族园)的村寨个案分析,来解说旅游对少数民族村落文化的影响。
在进行具体分析前,有必要对本部分的几个概念予以明确:
首先,关于文化。“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对文化的共同定义是,文化是人类群体的共享成果,这些共有产物不仅仅包括价值观、语言、知识,而且包括物质对象。”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讲,“文化是代代相传的人们的整体生活方式”。
其次,关于村落文化。我国知识界普遍接受这样一个解释:“以村落为依托、以处于同一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下的人群为对象、以人们普遍认同的社会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为准绳进而形成的典章制度、约束机制、行为规范、审美理想的文化模式。”

(一)傣族园概况
傣族园位于西双版纳州首府景洪市东南20公里的勐罕镇(汉族称为“橄榄坝”)。橄榄坝平均海拔530米,气候湿热,树木四季常青,属于典型的亚热带气候。傣族园建造在距离勐罕镇政府800米的曼听村委会辖区内,与其它展现民族风情的景区不同的是,傣族园是将曼听村委会下属的五个历史上自然形成的傣族村寨(聚落)囊括于园中,直接通过这五个村寨内居民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向游人展示傣族的宗教、习俗、建筑等民族 村落文化。
建设傣族园风景区的最初动议产生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一个广东商人在这里与国营橄榄坝农场签订了合资建设傣族园的协议,并开始投入资本建设。但由于资金供给不足,当时的傣族园公司无法支付建筑商的工程款项,所以在1999年,为傣族园实施建设工程的昆明市宜良南洋建筑公司通过债转股的形式成为傣族园的股东,广东商人则完全退出傣族园的建设。由于傣族园准备采取“公司加农户”的旅游景点模式,所以受到了景洪市和西双版纳州政府的重视和扶持,被列为西双版纳州重点旅游项目,2001年一期工程完毕后,该景区就通过了国家“AAAA”景区评定。
傣族园的总体规划面积十分大,达到336公顷,包括曼听村委会的曼春满、曼乍、曼嘎、曼听、曼将五个自然村寨的居住区及一个湖泊(龙得湖,水面接近200公顷),目前已经进行开发的面积为951亩 。截止2002年7月,园内的五个自然村寨共有309户1487人 ,除个别因婚姻关系迁来和租住房屋做生意的汉族外,居民全部为傣族 。下表为2001年曼听村委会下辖各个自然村的人均纯收入情况:
傣族园内的村寨 傣族园外的村寨
曼将 曼春满 曼嘎 曼乍 曼听 曼广侬 曼侬代
1588 1658 1469 1598 1772 1416 1528
表一:曼听村委会各自然村人均纯收入情况。
傣族园内的曼春满佛寺建立于公元583年,是橄榄坝傣族小乘佛教活动的中心。此外,曼听佛寺的大白塔建立于公元669年,也是景洪地区著名的文物古籍。除了这些古迹以外,傣族园范围内还有一些景点,例如蝴蝶园、曼嘎佛寺等,是在傣族园建立以前就对游客开放,收取门票的,当时它们的投资主体和管理者大多是村寨集体,也有个别是私营企业主(如蝴蝶园)。傣族园公司整体接管这些景点后,除了修葺既有的景点外,又在从各个村寨租用的土地上建立了景区大门、迎宾广场、停车场、泼水广场、民族歌舞广场、购物区等永久性建筑,完整地铺设了曼将、曼春满两个寨子内部的道路和一条环绕景区的游路,初步完成了景区地下管道和绿化建设。上述建设项目的投资已经超过4000万元。
西双版纳旅游业的黄金时代是上世纪90年代早期和中期。那时候西双版纳是云南省除昆明以外最著名的旅游地,四面八方的游客或跟随团队,或采取自助的方式来到这里,体味过去只有在电视电影上才见得到的热带风光和民族风情。90年代中后期,由于旅游业行情持续火热,大量投资主体开始在这里兴建各种旅游设施,使得版纳到处都是旅游景点和宾馆酒店。1999年昆明举办的世界园艺博览会,西双版纳是分会场,这为西双版纳本已稍显疲态的旅游业注入了一支强心针,旅游业再度红火起来。而2000年以后,旅游增长明显放慢,整个旅游业进入了一个供大于求的时代。傣族园一期工程的建设是在1999年前后完成的,虽然赶上了整个旅游业旺销的末班车,但还没有完全收回投资,目前西双版纳旅游业的疲软使傣族园的建设进度也大大放慢了。

(二)旅游业对傣族园内村落文化的影响
1、从曼春满村民的生活说起
早在90年代初,作为勐罕地区大佛寺,曼春满佛寺以其悠久的历史而吸引了许多游客的光顾。傣族园公司在建设过程中,也把曼春满列为最先开发的村寨,这样,曼春满寨便成为傣族园五个寨子中与旅游关系最密切的了。
曼春满共有106户522人(2002年6月数据),是整个村委会中人口最多的村寨。但就耕地数量而言,曼春满在村委会中并不占优势,2001年共有耕地860亩(人均1.65亩),这与同村委会的曼听相比差距很大(曼听的耕地数量为1224亩,人均2.8亩)。根据我们的调查,和其他村寨相比,曼春满村民中参加到旅游业中的人是最多的,这一方面是因为曼春满位于傣族园一期工程的中心地带,另一方面也与本村土地不多有一定的联系。曼春满居民参加旅游业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作为旅游接待户接待游客——傣族园的一个特色旅游项目是“村民定点接待”,由傣族园公司选择一些农户,定点接待游客的吃、住,并同时贩卖一些小工艺品(这个过程中,傣族园公司不从农户家抽取任何利润,且还帮助村民完成如浴室等基本服务设施的修建);二是在傣族园内外从事一些诸如工艺品、小食品、傣族服装、三轮摩托的运输等小生意;三是作为傣族园公司的员工获取薪水(他们主要从事的工作是园区卫生、治安保卫、民族艺术表演等)。在前面几部分已经提到,傣族园与村寨之间只存在租用土地和景点的关系,所以村民并不能得到傣族园公司从旅游业中获得的利润分红。
根据我们的调查,即使是在曼春满,也只有个别农户真正把旅游业作为家庭主要收入。大部分村民的收入仍然主要来自于传统的农业生产活动。究其原因,不是因为傣族园公司没有想办法让村民从旅游业中获得收益——从访谈中我们发现,公司管理层非常希望村民能够参与到旅游活动中来,因为只有村民获得了甜头,才会愿意尽量保持傣族传统文化的风貌,用以吸引游客——而是因为整个旅游业市场并不旺盛,面对大大低于设计水平的游客数量,公司实在没有办法让所有村民都放下手中的锄头参与到旅游经营中来。
也正是因为村民的主要收入并不来自于傣族园的旅游业,所以曼春满等村寨的居民仍然过着和一般傣族农村相似的生活。年轻人每天早晨出门到几里外的田里干活,直到晚上才回到寨子里,老年人(傣族四十岁以上的人就被当作老年人了)在家里带带孩子,做做家务事。在农忙时节,村寨里的劳动力都不会在家中待着,这使傣族园里常常显得有些冷清。
处于傣族园中心位置的曼春满尚且如此,其它村寨把旅游作为主业的村民就更少了。以目前人均收入最高的曼听为例,这里早在90年代中期就以自己村寨为基础,建设了一个小型的“傣族园”——曼听公园,但后来旅游业下滑,傣族园建立后曼听又离景区大门较远,原来的曼听公园已经恢复了一般傣族村寨的模样。村民们照样过着与傣族园外的村寨没有太大差别的生活,根据我们的调查,这个寨子的高人均收入主要来源于他们到广阔的耕地。
不过,如果旅游业真正成为傣族园内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那么传统的傣族村落文化会不会丧失其独特性,而不能再吸引游客了呢?位于西双版纳首府景洪市旁曾经有一个著名的傣族聚落“曼景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量游客因为这里浓郁正宗的民族风情而留连忘返,可随着当地居民的城镇化,曼景兰如今已经成为景洪市郊一条普通的街道,游客已经很难在这里找到多少和内地城镇不一样的东西,与此同时曼景兰兴盛繁荣的旅游业也一去不复返了。试想,如果曼春满乃至整个傣族园的村民都随着旅游业的深入发展而扔掉了家中的农具,那么依托在农业文明上的傣族村落文化就将失去其存在的物质生产关系基础。这对于用自然的民族风情作为卖点来吸引游客的傣族园,将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游客少了,傣族园内的村民得不到实惠;游客多了,傣族园的民族风俗习惯又可能受到冲击,进而影响傣族园的吸引力。这对于傣族园公司和所有以民族风情来吸引游客的旅游景区而言,的确是一个需要认真考虑的矛盾。同样,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中,这也是需要未雨绸缪的问题。
2、旅游业对村寨宗教活动的影响
和西双版纳其它大部分地方一样, 傣族园内的村民全民信仰小乘佛教。在西双版纳这片“佛国”中,每个傣族村寨都有佛寺、佛爷、和尚,每天傍晚都可以在村头寨尾听到柔和绵长的颂经声,每个月都有固定的、全民性的宗教朝拜活动——浓郁的宗教氛围,是傣族地区吸引游客的重要原因。然而,游客毕竟不是信徒,他们的纷至沓来的确会影响傣族园内各个村寨的宗教活动。
首先,原有的宗教禁忌呈现出弱化的趋势。例如,按照小乘佛教的规矩,人们是不能在佛像和佛爷前指手画脚的,但现在游客只要脱鞋,就都可以进入寺庙参观甚至拍照。又如,佛寺里的许多器具和建筑是不允许人随意敲打触摸的,但现在除非特别注明的地方,人们都可以触摸。但我们也发现,这些禁忌的突破,仅限于对游客的宽容,村民们仍然严守着它们。
其次,一些本非小乘佛教的仪式被引入佛寺。根据傣族园公司负责人介绍,在曼春满和曼听佛寺,曾经有一段时间出现了邀请游客烧高香的活动,后来被禁止了。不过,我们仍然在曼春满佛寺看到一些摊点在出售只有大乘佛教才使用的香火。
再次,佛教活动形式化和表演化。以泼水节为例,傣历新年的泼水节,本是傣族最重要的节日,也是一个重要的宗教仪式,但现在为了吸引游客,傣族园里推出了“天天泼水节”活动,使其中的宗教意味日益形式化和表演化。
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只想对旅游给傣族园内的宗教活动产生的影响进行白描似的叙述,至于上面提及的种种影响究竟在价值上是正面还是负面的,我们不愿意做出太多的主观判断。之所以站在这种角度上来叙事,是因为我们认为文化变迁本身就应该是多元的,不能因为某种文化现象与某一标准相比(这个标准可能是本民族的传统,也可能是“先进”的标准)“离经叛道”或者“不合时宜”就否定这种文化现象存在的合理性。实际上,如果有人下定论说旅游业使傣族村寨的传统宗教气氛日益淡化,我们也是不同意的。以佛寺的财务收入为例,傣族园建立后,傣族园公司每年给曼春满佛寺和曼听佛寺各数万元“租金”,作为使用旅游资源的费用,此外傣族园公司还出资对它们进行了修葺,给佛事活动提供了很好的条件。还有,为了让傣族园持久吸引游客,傣族园公司不会希望佛事活动脱离传统 。
3、旅游业对村寨中居民观念的影响
随着和外界游客的不断接触,傣族园的村民逐渐了解了外边的世界,他们的观念也随之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
首先,市场竞争的观念增强了。在靠天吃饭的农耕生活中,傣族农户没有太多的机会接触市场,而在接待游客的过程中,村民们渐渐有了市场竞争的意识。在我们调查时居住的一家定点接待户的走廊上,挂满了这户人家接待国家、省、州、市各级领导的照片,主人用这些向游人们作着生动的广告;在园内游路两旁,到处都可以看到提着小工艺品贩卖的傣族妇女,一旦有游人经过,她们和卖烧烤、服装的妇女们都会尽力叫卖,召唤游客。
伴随着市场竞争观念的增强,傣族农户中也出现了欺诈游客的现象,在傣族园最突出的是贩卖假沙金沙银。有的村民对农户声称自己卖的民族首饰是从澜沧江淘出来的沙金沙银打造的,但实际上这些首饰并非金银制造。按照当地一些政府官员的说法,傣族本来是不会骗人的,都是外地人来这里把他们带坏了。我们认为,采用欺骗手法牟取利润实际上也从另一方面表现出村民市场观念的增强,我们不可能让他们退回到耻于从商的时代,只能引导村民建立合乎长远发展要求的竞争观念。
其次,村民把保存民族传统和获取旅游收益结合起来。傣族园之外的其它地方,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继续采用木结构干栏式建筑的傣族村寨越来越少,新式的钢筋混凝土建筑越来越多。但在傣族园,尽管也存在为数不多的非干栏式“异化”建筑,但根据我们的访谈,大多数村民都意识到正是这些传统傣楼吸引着游客,所以也愿意继续居住在傣楼中。就连佛寺中使用的贝叶经,也因为可以吸引游客而四处可见——在其它傣族村寨,贝叶经是不容易见到的。
4、小结:文化变迁和旅游业
上述种种现象,都是与旅游业的进入相关的文化变迁及其表现——无论在什么地方,文化变迁是时刻都在发生的事情。在傣族园的村寨中,旅游业对村寨文化的变迁的确产生了不少影响,不过要把所有变化都归因于旅游业是不太客观的——事实上,即使没有旅游业,傣族园的村落文化也要发生变化。我们认为,旅游业要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就必须正视这种不可阻挡的文化变迁过程,一味地强调保护传统文化是片面的。傣族园公司在远景规划中,计划在保存旧的干栏式建筑的同时,专门划出一片地来让村民建造新式楼房,既满足了村民的居住需要,又形成一个新的景区:我们认为这种规划就十分具有发展的理念。总之,保护文化与保护文化的变迁相比,后者更应该得到重视,也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三)保护文化变迁的法律对策
如上所述,保护文化变迁是比保护文化更加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更加实事求是的思想。那么如何保护文化的变迁呢?这是一个需要长期深入研究的大课题,在下文中,我们将尝试提出一些观点,权且作投石问路之用。

批 注 该 文]    [采 用 该 文]    [发 表 评 论]    [文章下载]    [关闭窗口

相关批注:
暂时还没有媒体记者对这篇文章做出批注

相关采用:
暂时还没有媒体记者采用这篇文章

相关讨论:    
没有评论

Google


IP计数: 浏览计数:

Copyright © 2001 凌云志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7007639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4020001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