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伦理学的现实意义 |
更新时间:2002/10/28 21:04:33 来源: 作者:高竞 阅读349次 |
伦理传统构成一个民族或文明所蕴含的文化传统最具特征的内容,正如伦理规定本身构成关于社会安排和人类行为的最宫意义的理念一样。它们不仅宣接或间接地体现了共同存在于人的普遍本性(因而也是作为任何民族或文明成员的任何人的特殊本性)中的理想、激情、理性、甚至利益冲动,而且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决定他们生存环境和思想条件的客观要素。[1] 正因为如此,一方面可以认为至少世界上绝大多数民族或文明都共有某些最根本的伦理信念,在中国伦理学是由儒教为框架搭建起来的,而主流便是研究国家与国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 从国家之间关系来看,在中国古代主流思想中,强国和弱国问关系的伦理主要在于仁慈,即强国对弱国的仁慈。 在地理和文明双重意义上的“中央王国”应当用思威并施的方式,感召、教化和保护被称为“蛮夷”的周边弱国,以此贯彻仁慈伦理。在这样的伦理中,没有修昔底德笔下雅典人对弥罗斯人的那种“强权即公理”逻辑,不承认“神性和人性的必然规律是在一切可朗范围内行使统治”,但同时出没有观代国际法和国际关系思想的创立者们当作头等准则来强调的国家不分强弱、一概乎等的原则。中国共产党人基于强烈的现代正义信念和奋力争取民族解放的半生经历,不仅痛恨国际政治中的无论何种以强凌弱现象(即使发生在他们长期所属的国际共运和社会主义阵营内部),而且也不能容忍任何凌驾于上的强国以恩赐姿态给予的“仁慈”。陈独秀曾对甲午战争后期康有为不畏强权的儒家思想而喝彩 “甲午之役,兵破国削,朝野惟外国之坚甲利兵是羡。独康门诸贤,洞察积弱之原,为贵古贱今之政制、学风所致,以时务、知新主义号召国中。尊占守旧者,觉不与其旧式思想、旧式生活状态相容,遂群起哗然非之,詈为离经畔道,名教罪人。湖南叶德辉所著《翼教丛篇》,当时反康派言论之代派也。吾辈后生小子,愤不能平,恒于广座为康先生辩护,乡里瞀儒,以此指吾辈为康党,为孔教罪人,侧目而远之。”[2] 毛泽东最钦佩的人物大概是戴高乐和铁托,而他最愿支持的无疑是敢于挑战强国霸权的欠发达弱小国家和民族。同绝大多数非西方的现代民族主义者一样,国家问平等和弱小民族自决是他从现当代西方思想中选择出来的最重要原则,对这原则的坚信说到底来自一项在东方哲学中尤其根本的理念,那就是“物质力量同道德力量相比一钱不值”。毛泽东关于国家平等的现代正义观,他对强国霸权的强烈愤恨和对弱小民族国家的由衷同情,以及他那主要从道义信念出发的、关于中国将来真正强大后也永不谋求霸权的决心,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伦理传统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当今中国的国际态度和立场。中国一直给予着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非洲一些国家大量的援助。国家不分强弱一概平等,强国无权干涉弱国内政,国际争端的唯一合理解决办法在于平等协商、而非任何形式任何理由的强权政治—这就是当今中国政府所主张建立的国际政治新秩序的根本规范,也是当今中国国际伦理的核心内容。 其次是国家与人之间的关系,从孔子到孟子一直在提倡一种仁政,孔子心目中的理想社会必须以仁为内在精神。"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得,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在孔子看来,德和礼是引导人民最好的方法,两者相辅相成;而其中,德是最为重要的:"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德是为政的根本原则,也是最基本的法则;其它的治国方略都必须围绕着它而展开。可见,孔子追求的政治状态是一种仁政。实际上,这一点也是孔子仁的理念在政治领域的展开。在孔子的哲学观和社会观上,"仁"是一个最高范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仁才是最根本的,礼和乐都是其外在的表现形式。因此说,前述孔子所向往的秩序井然的礼制社会,其精神支柱是仁德。"克己复礼为仁。一旦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天下归仁"是社会发展的最高境界。也就是一个"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没有争讼的理想社会。 而要实现仁政,就必须"泛爱众","因民之所利而利之",给百姓以实际的惠泽。他指出,"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民,使民以时。"他称赞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为圣德。"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在这段话里,孔子表达了两个观点:一,社会贫富差距过大则危及社会稳定,统治者应力图避免之;二,对于远方的异族,不能靠武力而是要靠文德将他们统一过来。不管对内还是对外,统治者的战略应当是仁德和宽厚。仁政的基本内容就是使老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安足。"子贡问政,子曰:'足兵,足食,民信之矣。'"在统治者品德方面,当然是要求他们能宽宏大度,注意自己的修养和品德。"宽则得众,敏则有功,公则说(悦)"。孔子认为这是对他们最起码的要求。而要实现这一点,就需要儒者从政或是儒者对当政者的教育和感化。这就是下面要谈论的问题。 再次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儒家传统伦理中独特而丰富的心性美德伦理,尤其可以为之提供世俗生活和人格精神意义上的美德伦理资源。孔子的“忠恕之道”或“仁爱之方”;思孟学派和宋明心学的“良知”学说;先秦儒家所倡导的以义取利价值观;以及儒家一贯坚持的修身养性、智德双修的人生哲学;等等,都是值得现代人类珍重的个人美德资养源泉。在这里,需要或有可能为现代人类吸取的,是儒家美德伦理中的仁爱宽恕之道,而不是其“爱有差等”的等级结构式传统伦理观念;是儒家崇义尚德而不简单排斥合理利益的现实主义义利价值观,而不是其惟义非利的禁欲主义;是儒家人生哲学中把成德与成人密切联系起来的完整人格论,而不是将两者简单割裂开来或以单纯的内在德性来定义丰富人性、进而以道德价值标准替代知识价值标准的唯德性主义。这也就是说,儒家美德伦理之于现代普世伦理的资源意义既是值得珍视的,也是有选择性的、需要合理转换的。三纲五常维系了两千年来父与子、君与臣、夫与妻之间的关系不能不说有积极意义,但也成为了封建制度的枷锁,制约了一些新思潮的发展。 但无论如何,伦理道德是告诉了人们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正确,什么是错误,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对于中国古代的伦理理论我们也应当批判地继承,中国的传统伦理道德腐朽落后的东西必须根除。但是好的优良传统也一定要继承下去并且发扬光大,为我国构造一个以德治国的环境而努力奋斗。 [1]时殷弘 《中西伦理传统与当代国际干涉》 ,《学术界》2000年第4期 [1]陈独秀 《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