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眼光究竟能看多远 丁自贵 曾经流行过“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抛开这句话流行的背景与动机,就话论话,转换一下,就变成了“我们做事的时候究竟能想多远”,也就是俗话说的:我们的眼光究竟能看多远。 中国人已经乘坐中国造的飞船在太空飞过了,这也不影响我们思考这个问题。 我从来不怀疑我们中国人的聪明与勤劳,但对我们中国人做事的眼光却不敢恭唯;促使我思考我们做事的眼光问题却是源于一次与我父亲的聊天。 我父亲是宁夏的一位农民,现在已经近七十的老人了。好多年就因为身体的原因不种地了,依然在缴纳着许多种税费。天天除了上清真寺做礼拜外倒也清闲,喜欢思考一些问题。有一次对我说:“我们过去总是忙,总是有干不完的活,其实干的许多活都是不知道动脑子只知道受苦力的活。比如我们过去农村人家里的一项大活就是盖房子,三年备料,三年盖好,住上三年又开始备料了,总是这样循环。说是盖房子,却不是一鼓作气精工细做盖好,总是在凑活,从盖好到拆了再盖也就十年左右的时间,也不想想一把盖好,住上个三四十年的,这人不忙不累才怪呢。也不是没有啥技术的,主要是不动脑子,只知道自己父亲的办法,不思改进。你看人家董府(清末名将董福祥在宁夏金积所建,清末建筑),一百年了还不好好的?你看现在的农村人多闲?首先不用年年考虑盖房子的事了嘛!” 父亲的一席话,勾起了我对老房子的回忆:又破又旧的土坯房子,不是漏雨就是进风,与现在农村的砖房没法比。除了过去很少有的玻璃水泥外,其它的材料过去也有,如算总帐的话(农民工也算钱,给自己做事也折算成钱),在五十年的期限里,泥土房子的成本也许已远远超出了砖瓦房,而二者带给人的享受却差别很大,这也许真是眼光问题? 说起房子,我父亲家住在村子里面,村里乡亲们总是把路占得只能过毛驴车和自行车。现在公路通到了庄子口,我每次开车回家都不能直接开到家门口,因为巷子被占用得汽车根本开不过去。我的乡亲们在占用巷子的时候也许想着自己是不会开车回来的,也想不到自己的孩子或哪个亲戚会开车到家里来的。或许根据自己的一生经历都想不到公路会修到村庄口。但这些想不到的事都在很快变成现实。 如果认为只有农民目光短浅是不恰当的,实际上城里的中国人,特别是一些所谓的高级人士的目光又能看多远呢? 北京的西直门立交桥,第一次建成的时候(八十年代)号称是中国最大的立交桥(当时也应该是最贵的了),就这最大的立交桥也不过存在了二十年就要拆了重建;这重建的立交桥应该是更大了吧?才建成几年又开始堵车了,能说是建的时候就考虑得很长远吗? 98年与海口市的一位房产公司老总喝茶聊天,他给我讲了他去日本东京参观的感受:“我看到东京的主干道有一百米宽,感觉很吃惊,心里想这东京的地皮真是寸土寸金,搞这么宽的路得花费多少钱与精力来拆迁呀,就向导游打听人家是如何拆迁的,导游说这早就规划好了,不费啥事的。我就更奇怪了,这日本人是比中国人能干,可比咱中国人聪明不了多少呀,怎么会早就规划好了呢?又问导游,导游说这是美国人占领期间给规划的,美国人占领时东京虽然是一片战后的破烂,但美国人按美国首都的发展情况考虑百年内东京将会有多少人口有多少汽车住多少面积,需要主干道有多宽来计划道路体系的。这美国人真厉害,人家考虑问题一考虑就是五十年一百年的,我们呢?” 对于我朋友讲的事我没有去过日本也就不好辨别真伪,我相信应该是真的。 再回到本文的标题上,中国人的眼光究竟能看多远呢? 依据我的观察,大体上讲,所谓下等的如农村人的眼光一般也就看上十年;而我们的所谓的高级人士的眼光也至多看上个二十年远。 有人认为中国人的潜意识里有强烈的“灾民”观念,也有人是由于中国人缺乏制度的保证导致整个民族性的短视,还有人以为是长久的封闭与百年来的战乱所致,甚至有人把这归结到传统文化方面的缺陷。这些说法都能或多或少地解释中国人没有办法看得更远,但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解释,而是如何才能看得更远! 财富需要积累,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中国与发达国家的贫富差别的一个说法是:不仅仅因为我们每年新产生的财富少,更为重要的是我们一百年来积累的财富太少; 我们究竟能看多远呢?如果连眼光都看不过发达国家的人,我们还能与人家比什么呢? 文本 文字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