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空间

法律人社区

  注    册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在线12431人
·文章查询· 祝各位网友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阖家快乐!      本站受到大量的无效smtp连接和垃圾邮件的攻击,响应缓慢,请各位网友见谅!       2024年12月22日星期日
首 页
当前位置:首页>>其他法律人>>劳动者
不良资产管理(二)
更新时间:2001/9/23 22:28:27  来源:劳动者提供  作者:友人提供  阅读220
    此文稿谢绝转载,已经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版权归其所有。文稿是作者友情提供,供讨论研究。

第三章、资产、不良资产的定义及分类
说起资产,大家会想到日常生活中的财产,有时人们将资产和财产混为一谈。资产之所以成为资产,是和人们拥有资产的目的联系在一起的。那么什么是资产和不良资产呢?下面将给出有关的定义。
第一节、资产及不良资产的定义
一)、资产的定义。
资产是一种企业可以控制(这里所说的控制即包括通过所有权控制,也包括通过非所有权如使用权等进行控制),同时又可以为企业在预定的期间内带来现金流入的资源。
资产首先是一种资源,这种资源可以单独出售直接变现,也可以作为一个整体通过经营为企业带来经济收入而变现。我们说资产可以单独出售直接变现,指的是资产所有者或者资产经营者可以将资产直接出售,变成现金的过程。我们说资产作为一个整体通过经营为企业带来经济收入而变现,是指资产不断地转换成企业的核心产品,再将企业的核心产品出售变成更多的资产的过程。企业的核心产品可以是一种产品或服务,也可以是一类产品或服务。就多元化经营的企业而言,核心产品可以是几类产品或服务。资产是企业用来获取经济收入的一种手段,企业经济收入的多少和资产的多少有一定的关系,但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资产多的企业不一定经济收入就多,相反,资产少的企业也不一定经济收入就少。经济收入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管理水平。所以,要提高企业的经济收入水平,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是一条非常重要的途径。
资产是一种企业可以控制的资源。企业的资源有的可以被企业控制,有的在特定的时候可以为企业控制,有的则根本不受企业的控制。企业要经营或者运用资源的前提条件是企业必须可以控制资源。如果企业不能控制资源,企业就无法对其进行经营,也无法对其进行处置。企业不可以控制的资源,我将会将其列入不良资产的范围。比如企业的投资资产,它属于企业的资源。如果企业不能控制该投资资产形成的投资企业,这项投资资产对企业来讲就是一项不良资产。人力资源是一项企业在特定时候可以控制的资源,企业的员工在上班时,必须听从企业的调配,但在他们下班以后,企业就无权再要他们工作,至于要求员工加班,则是另一种情况。
经济收入和现金收入是两个有差别的概念。现金收入指的是实实在在的现金流入,在会计上,它是和收付实现制相一致的。经济收入在采用权责发生制的情况下,和现金收入是不相同的。经济收入由于受外部环境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有时不能变为现金收入。例如,企业销售产品没有收到现金,这时企业的经济收入和债权资产同时增加。如果债务单位出现财务困难,最后破产,企业的债权资产就无法变现。在这种情况下,经济收入就不能转换成现金收入。另外,经济收入只有转换为现金(或现金等价物)收入,经济收入才能称之为名符其实的收入。基于上述理由,我把资产定义为在预定的期间内能为企业带来现金流入的资源,这样,可以避免会计上采用权责发生制所带来的不确定性。
资产是一种资源,它可以指一个企业的全部资源,也可以指一个企业的部分资源。当资产被认为是一个企业的全部资源时,这时的资产就代表一个企业,当资产被认为是一个企业的部分资源时,这时的资产可能是企业房屋,也可能是企业产成品或办公用品。
二)、不良资产的定义。
理论上讲有资产存在的地方就有可能存在不良资产,就好象有人的地方就有可能有病人一样。一项资产如果达不到资产持有者的目的,这项资产可以认定为不良资产。不良资产是指:a)、企业所有但企业实质或形式上不可以控制;b)、不能在预定的期间内带来现金流入;c)、能在预定的期间内,但不能带来所要求或所预期的现金流入的资产。
a)、不良资产是企业所有但企业实质或形式上不可以控制的资产。
资产是企业用来获得经济收入的一种手段。企业拥有资产的目的是获利,要实现这一目的,企业必须能够处置和使用资产。企业使用资产的前提是企业可以在实质或形式上可以控制资产。如果企业不可以控制资产,即使该等资产的所有权属于企业,企业也无法用这些资产去实现企业的目标。例如:企业用自己的现金资产去为一家与自己毫不相干的公司做担保,这笔现金资产所有权虽然属于企业,由于该笔现金资产已被冻结,企业对该笔现金资产失去控制,也无法使用这笔现金资产,这笔现金资产可以认定为不良资产。又比如企业用自己的固定资产为一家与自己毫不相干的公司做担保,当该被担保公司失去偿付能力时,该等用作担保的固定资产就会被冻结,变成企业实质或形式上不可以控制的资产即不良资产。再如企业的帐外资产,由于该等资产没有进入企业的控制体系,企业无法对它进行控制,这种资产随时都有可能被不法分子侵吞,这类资产也可以认定为不良资产。
b)、不良资产是指不能在预定的期间内带来现金流入的资产。
前面已经讲过,资产是企业取得现金收入或经济收入的手段。企业拥有资产的目的是为了给企业带来现金收入,如果资产不能给企业带来现金收入,资产就失去了其作为资产的功能,这种资产就可以认为是不良资产。
资产为企业带来现金收入或经济收入有两种方式,方式之一是通过转换资产的形态为企业带来现金收入或经济收入,如企业将资产直接出售收回现金等。另一种方式是资产作为企业的经营对象而为企业带来现金收入或经济收入。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是通过出售它的核心产品或服务来实现这一功能的,企业的其他资产都必须为生产销售核心产品或服务而服务。
我们知道时间是连续的、无限的,时间的无限性要求我们不管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在限定的时间之内完成。如果在限定的时间内完不成我们的目标,我们虽然可以在下一个时段继续,但这已经超出了时间的限制。企业拥有资产的目的虽然是为了现金收入或经济收入,如果这种现金收入或经济收入不能在一定的时间内实现,它就会变成一个空洞的概念。企业实现自己的目标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实现,如果一个企业不能在一定的时间实现这个目标,这个企业就可能被认定为不良资产。
c)、不良资产是指能在预定的期间内,但不能带来所要求或所预期的现金收入的资产。
有些资产可以为企业在预定的期间带来一定的现金收入,这类资产可否认定为不良资产呢?这里涉及两个问题,一是这些资产的机会成本问题。我们知道,资产是有很多提供现金收入或经济收入的途径的,如果资产被选择其中的一条具体途径,就意味着放弃其他的途径。这种由于资产放弃其他可选择途径而放弃相应收入的机会就是机会成本。如果资产为企业带来的现金收入或经济收入,小于其机会成本,该资产有可能被认定为不良资产。相反,如果资产为企业带来的现金收入或经济收入,大于其机会成本,该资产就可以认定为优良资产。二是资产的资金成本问题。任何资金都有资金成本,如果我们不使用资产,而是将资产所占用的资金存入银行,这些资金可以定期按照银行的存款利率获取利息收入。企业的资金,如果是以贷款的方式取得的话,企业需要负担利息,这也是资金成本。如果资产为企业带来的现金收入或经济收入小于企业的资金成本,该类资产可以认定为不良资产。
每一个企业对于资产在一定的期间内所提供的现金收入或经济收入,有一个预期的量,这个预期的量可以以企业的资金成本(资产机会成本的一种)为依据,也可以以企业预先设定的某一报酬率为依据。如果企业所要求或所预期的现金收入或经济收入小于或等于该等资产为企业提供的现金收入或经济收入,这类资产就不能认定为不良资产,相反,这类资产就可以认定为不良资产。
和资产一样,不良资产可以指一个企业的全部资产,也可以指一个企业的部分资产。当不良资产指一个企业的全部资产时,这个企业就成为一个不良企业。当不良资产指一个企业的部分资产时,这部分不良资产可能是企业的现金资产,也可能是企业的债权资产、有形资产、投资资产或其他资产。资产的整体特性与资产的部分特性使资产在企业集团里出现交叉性,这种交叉性使不良资产信息的搜集变得更复杂。比如投资资产,对于投资单位而言,它是投资资产,对于被投资单位而言,它就是一个企业,而一个企业又有现金资产、债权资产、有形资产、无形资产及投资资产的。
第二节、资产及不良资产的分类
对资产进行分类,有很多方法,这些方法一般而言都和资产的管理目的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目前人们对资产的分类,主要接受会计对资产的分类。会计上根据资产是否在一个会计期间完成至少一次周转将资产分为流动资产、固定资产等。这种分法虽然没有什么理论依据,但它在实践中方便实用,会计人员都愿意接受它,久而久之这种分法就成了一种习惯。这种划分还可以满足会计管理的需要,会计是根据资产的不同类别而分别管理的。另外企业是根据会计期间来公布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及现金流量状况的,而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和资产的分类有关。
不良资产管理的目的是通过处理已经存在或发生的不良资产,使不良资产的数量不断减少,不良资产的质量不断提高。前面已经讲过,资产可以被出售为企业带来现金收入或经济收入,也可以通过参加经营为企业带来现金收入或经济收入。企业出售资产时,它得到现金收入或经济收入的多少,取决于这些资产被不被市场接受,以及市场以什么价格接受。被不被市场接受的问题就是资产有没有变现能力的问题,市场以什么价格接受的问题是市场价格对资产变现多少的影响问题。当企业通过经营资产而为其带来现金收入或经济收入时,企业出售的资产是其核心产品或服务,这些核心产品及服务受市场影响的情况,和企业直接出售资产的情况相同。
基于上述理由,这里根据两项标准来对资产进行分类。一是资产变现的难易程度;二是资产的市场价格。我们知道现金是一般等价物,它可以随便转换成其他形式的资产。一项资产如果能很容易转换成现金,这项资产就不容易变成不良资产。只有存在变现问题的资产,才有可能会变成不良资产。资产的价格,直接影响资产变现数量的多少,如果一项资产不受资产价格的影响,这类资产不容易变成不良资产。相反,如果一项资产容易受资产的价格影响,这类资产容易变成不良资产。
根据这些特点,我把不受资产价格影响同时几乎不存在变现问题的这一类资产称之为现金资产,把不受资产价格影响但存在变现问题的这一类资产称之为债权资产,把存在变现问题同时受资产价格影响的这一类资产称之为有形资产、无形资产及投资资产。投资资产按投资是否以控制股权为目的分为股权投资资产和非股权投资资产
一、资产的分类。
根据上面的叙述,资产可以分成以下几类:
a)、现金资产。
指以现金或存款的方式存在的资产,现金资产表现为各种库存现金及各种存款等。现金资产中的现金由于不存在变现问题,同时也不受资产市场价格的影响,因而这部分资产一般不会变成不良资产。现金资产中的外币现金由于既存在变现问题,又受该种外币价格的影响有可能变成不良资产。现金资产中的存款部分由于存在变现问题,也有可能变成不良资产。
b)、债权资产。
主要指企业为企业以外的单位、个人或组织提供产品、劳务或其他资源而形成的资产。以本币表示的债权资产不受市场价格的影响,因而不会因为资产的市场价格波动而变成不良资产。以外币表示的债权资产,由于受外汇市场资产价格的影响,在没有做套期保值的情况下,可能会变成不良资产。所有债权资产都存在变现的问题,如果债务单位出现信誉问题或财务问题,债权资产就有可能变成不良资产。债权资产主要指:应收帐款、其他应收款、暂付款及其他债权性往来等。
c)、有形资产。
主要是指有实物形态的资产。每一个企业都有其核心产品或核心服务,这些核心产品或核心服务是由有形资产来制造或提供的。有形资产可以是这些核心产品或核心服务,也可以是为了制造这些核心产品,或提供核心服务所需要的存货及机器设备等。有形资产即存在变现问题,也受资产市场相关产品价格的影响,因而有可能变成不良资产。有形资产包括:存货、土地、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
d)、无形资产。
主要是指没有实物形态的非存款、非债权资产。无形资产有的和产品的发明有关,有的和产品的生产技巧有关,有的和产品的市场有关。无形资产包括:土地使用权、商誉、专利权、商标权及类似资产。由于无形资产是一种预支性的费用,它在后续的会计期间不断地以期间费用的形式被摊销,这种资产不会变成不良资产。
e)、投资资产。
主要是指放弃或转换资产所有权以外其他权利(如使用权、处置权等)而换取相应回报的资产。从一般意义上讲,企业所有形态的资产都可以看成是企业的投资,比如企业为了购买流动资产的支出,可以看成是企业对流动资产的投资,企业购买机器设备的支出可以看成是固定资产的投资。但这里所讲的投资,是指对企业以外的投资。投资根据企业是否以控制股权为目的可以分为股权投资和非股权投资。所谓非股权投资是指不以控制股权为目的的投资,这类投资包括:外汇投资、短期股票投资、债券投资、房地产投资、及对一些衍生产品的投资等。所谓股权投资是指以拥有或控制股权为目的的投资。股权投资可以通过购买股票的方式进行,也可以以直接投资的方式或其他的方式进行。
二、不良资产的分类。
前面已经讲过,有资产的地方就有可能出现不良资产,不良资产是资产存在的伴随物。在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下,由于没有及时对资产的价值进行调整,不良资产有可能会严重到影响企业的运作,因为那些没有效率的不良资产不能为企业提供相应的现金收入或经济收入。一般而言,资产有多少类,不良资产就有可能有多少类。根据资产的分类,不良资产可以分成以下几类:
a)、不良现金资产。
指失去正常资产功能的现金资产,这类不良资产有的是由于资产管理者为了个人或小集团利益而牺牲企业利益而产生的,有的是由于资产管理者为了追求高利息而引起,有的则是由于资产管理者对相关的金融机构缺乏调查而引起,还有的是因为企业存在存款程序问题而引起。不良现金资产主要包括企业的不良存款及不良外汇资产。
b)、不良债权资产。
指那些在预定的期间内收不回的债权资产。这类不良资产可能是由于资产管理者为了个人或小集团利益而牺牲企业利益而引起,也可能由于企业在销售管理程序上存在漏洞或者对客户的财务状况、信用情况缺乏调查等因素而引起,还有可能企业采用激进的销售策略而引起。不良债权资产主要包括:不良应收帐款、不良其他应收款、不良暂付款、及不良其他债权性往来等。
c)、不良有形资产。
指那些资产管理者想变现而变不了现,或者虽然能变现,但变现价格达不到资产管理者要求的有形资产。这类不良资产有的是由于资产管理者为了个人或小集团利益而牺牲企业利益而引起,有的是由于企业在购货管理程序上存在漏洞而引起,有的则是对市场有形资产价格走势判断失误一等再等而引起。不良有形资产主要包括:不良存货、不良土地、房屋、建筑物、不良机器、设备等。
d)、不良无形资产。
指那些不能为企业带来预定经济利益的无形资产。这类不良资产可能由两类因素引起,一类是资产的管理者判断失误,原来认为可以为企业提供经济利益的无形资产事实上不能为企业提供经济利益,或提供的经济利益跟预计的相比相差很远;另一类是资产管理者在取得该类无形资产时,为了个人或小集团利益而牺牲企业利益,买了一些名不符实的无形资产。不良无形资产主要包括:不良土地使用权、不良商誉、不良专利权、不良商标权等类似不良资产。
由于无形资产的特性,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不良无形资产的可能性是很小的,在以后的篇幅中,我不再考虑不良无形资产的情况。
e)、不良投资资产。
主要指那些不能产生回报或者回报达不到要求的投资。这里讲的投资不仅包括股权投资-以控制企业股权为目的的投资,也包括非股权投资-不是以控制企业股权为目的的投资。出现不良投资资产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可以分成以下几类:一是资产的管理者为了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而牺牲企业的利益,如有的资产管理者假借搞投资的名义,内外勾结获取个人利益;二是投资管理程序存在漏洞,如有的企业管理投资没有一套切实可行的程序,有的企业虽然有一套不完善的投资管理程序,但没有按照相关投资管理程序进行操作;三是对投资所在的行业缺乏足够的调查,对投资风险估计不足;四是对投资项目所需的资源没有比较准确的预算,造成没有资源去完成企业的后期投资;五是对投资的政策环境、经济环境、人力资源环境、合作股东背景等没有做足够的调查研究,造成许多没有预计到的磨檫;六是可行性研究报告流于形式,投不投资以个别管理者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七是投了资以后没有派专人跟进管理,使企业失去对被投资企业的控制;八是管理人员缺乏管理技巧,致使被投资企业连年亏损。不良投资主要包括:不良外汇投资、不良房地产投资、不良债券投资、不良股票投资、不良衍生产品投资、不良投资项目等。
如前所述,对资产的分类是建立在一定的逻辑基础之上的。如果改变这种分类的基础,不良资产的具体分类形式将会作出相应的改变。我选择上述的分类方式,是和不良资产的管理目标和实际操作程序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良资产的管理目标是处理已经存在不良资产的同时防止出现新的不良资产,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按照变成不良资产可能性的大小将资产进行分类,其次要分析每一类不良资产产生的可能原因。资产之所以会成为不良资产,是因为资产已经失去了参加企业经营活动的功能,同时单独出售又不能达到预期的变现目的。一项资产如果仅仅失去参加企业经营活动的功能,如果其单独出售能够达到预期的变现目的,该项资产仍然不能认定为不良资产。
第四章、 不良资产产生的原因
不良资产产生的原因是指引致不良资产出现的各种可能因素,这些因素有的是由于资产管理者为了谋取个人或小集团利益而牺牲企业利益而引发的,有的则纯粹是由于管理者缺乏管理能力而发生的。不良资产产生的因素千差万别,按照资产管理者的控制能力及道德水平来分,这些因素可以分为不良资产产生的确定因素、不良资产产生的可预期不确定因素、以及不良资产产生的不可预期不确定因素。这些因素通过资产管理者的管理过程将企业的资产转化为不良资产。企业要生存、要扩张,企业的管理者就必须进行一系列的管理决策,这些决策的结果就有可能产生不良资产。从这个意义上讲,不良资产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伴随物,企业存在一天,不良资产就有可能存在一天。至于企业允许多少不良资产存在,这和企业的风险管理策略密切相关。
第一节、产生不良资产的确定因素
产生不良资产的确定因素,指的是决策者在决策之前这些因素已经存在,并且相关的决策一旦作出肯定会产生不良资产。产生不良资产的确定因素,和资产的管理者用企业的利益去交换管理者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是密不可分的。在管理者思想水平不高的情况下,管理者在比较管理者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之后,如果管理者认为通过企业利益的增加给管理者个人或小集团带来的利益小于交换企业利益所得到的利益,管理者就有可能以较大的企业利益去换取较小但管理者认为仍大于其从正当途径所分配的利益。
管理者选择用企业的利益去换取管理者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时,管理者是会对其相应的风险进行评估的。这些风险主要包括管理者所在企业的管理制度是否健全,以及这些管理制度是否得到执行等。如果企业的管理制度健全并且这些制度能够得到很好的执行,管理者为了减少谋求小集团或个人利益时可能的风险,他们有可能会和一些其他的企业或部门内外勾结,以减少或避免相关的风险。另一方面管理者为了避免其可能的风险,也会把企业的管理制度故意搞乱,以便混水摸鱼。
1、 不良现金资产产生的确定因素。
不良现金资产除了帐外现金资产、用作非公司利益情况担保的现金资产外,主要是指不良存款。这种不良存款既包括不良金融机构的存款,也包括不良的非金融机构的存款。
帐外现金资产指的就是在企业帐上没有记录和反映的企业资产。这部分现金资产可能和小集团利益有关,也可能和个人的利益有关。在集体做弊的情况下,不管企业有什么样的管理制度,都无法避免这类不良资产的出现。要避免这类不良资产的出现,一是要进行定期不定期的审计,二是要对企业的管理者进行思想教育。
用作非公司利益担保的现金资产是指企业用自己的现金去为其他的公司或个人作担保,这种担保一般都涉及企业的管理者的个人利益,或以管理者为核心的小集团利益。如果不涉及到企业管理者的利益,他们为什么要用公司的现金去为和自己管理的企业没有任何利益关系的企业或个人作担保呢?难道是他们的大公无私的精神?要避免这类不良资产的出现,也只能从加强监督和思想教育两个方面入手。
不良存款产生的确定因素是指资产管理者明明知道现金存入的机构存在问题,仍然要将企业的现金存入该机构。资产管理者作出这一决策的理由很简单,因为资产管理者本身可以从这一决策中获取个人利益或小集团利益。资产管理者为了掩盖其获取个人利益或小集团利益的目的会找出很多美丽的借口,如为企业赚取较高利息等。资产管理者为了降低被发现的风险,有时可能会和其他人串通起来以保护当事人。下面是一种虚构的情况,如果该虚构情况和现实中的企业有相似之处的话,那纯属巧合。
A公司有100万元的现金,A公司的决策者(P1)有一同伙(P2)在B机构工作,B机构存在严重的财务危机。P1找到自己的同事P3,并对P3说,现在生意难做,是不是考虑将闲着的100万存入B机构,B机构是一个不错的单位,还可以给很高的利息。P3是P1的红人,P1对P3很器重,且P1一直为P3晋级加薪。P3虽然没什么能力,由于P1的照顾,P3也是A公司有重要影响的人。P3明白P1的意思,起草了一份很完整的报告,报告除了没有说明B机构存在财务危机外,几乎谈到了该笔存款的所有可能好处,该份报告由于P1的支持被决策者接受了,A公司的100万现金就存入了该机构。一年后,B机构倒闭了,这笔存款也就变成了不良存款。
上述例子涉及到许多管理当中的控制问题。第一、P1这样做的目的是串通P3谋取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如果不是出于这种动机,P1没有必要将企业的现金存入该有问题的机构。第二、没有P3的配合,P1也无法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也是许多管理者任人唯亲的原因。P3之所以配合P1,一来是P3是P1一手提拔起来的。二来是P3认为企业的利益是否受到损失,并不会影响他的利益。最为根本的是该企业没有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P3没有起码的职业道德。这些因素之所以能够结合起来,是因为企业的控制程序完全失效。如果企业的控制程序没有失效的话,即使P1和P3串通起来,也很难达到他们的目的,因为还有其他的管理者可以否决P3的报告。要避免这类不良存款的出现,首先要加强对管理者的职业道德教育。这是一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非常难的事情,因为现在有少数管理者说一套,做一套,为了自身的利益,他们可以说许多口不对心,甚至和实际情况完全相反的事情。其次要加强内部管理。这也是非常难作到的一件事情。经营管理企业的就是这些管理者,企业的管理制度由他们制定并执行,这样的内部管理怎么加强。这些管理者有少数是从一些机构混过来的,他们一般有很好的适应能力,能够对人讲人话,对鬼讲鬼话,除非出了大问题,一般是不会受到监控的。因此加强内部控制,改革对人、部门及管理者的考核、评价、反馈系统虽然重要,但能解决多少问题还有待于实践的检验,因为执行这些功能的也是人。最后是改变企业的所有制结构,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如果企业管理者有自己的利益在企业里,他们的行为就会受到他们自身利益的约束,从而避免这类不良资产的出现。
2、 不良债权资产产生的确定因素。
所谓不良债权资产产生的确定因素是指明明知道债务单位没偿债能力,决策者还是决定以赊销的方式向债务单位提供商品或服务或现金,从而产生不良债权资产。这是资产管理者和客户串通起来损害企业利益的一种方式,由这种方式产生的不良资产在一些产权不清晰的企业中有一定的数量。为了说明问题,下面虚构一种情况,如果该虚构情况和现实中的企业有相似之处的话,那纯属巧合。
A公司是一间濒临破产的公司,A公司的所有者是B公司的管理者的老同学。对于A公司的情况,B公司的管理者F是非常清楚的。B公司的管理者F虽然知道A公司的财务状况,但仍然要B公司的H和A公司签订价值800万元的合同。H虽然知道F的用意,但并没有提出任何反对意见。H知道,如果他提出反对意见,F势必会找机会对H进行报复,如果不提反对意见,日后可能还有好处。H在权衡利弊之后,决定和A公司签订有关合同。由于H有签订合同的权力,所以整个交易看不出有F介入的痕迹。合同执行后,A公司不能按合同的要求在规定的期限内付款,该笔货款最后就变成了不良债权资产。F离开B公司后,B公司的其他管理者要求H去向A公司要钱,H知道A公司不可能还钱,理由很简单,A公司根本没钱。B公司起诉A公司,希望通过法律途径收回货款。A公司宣告破产,B公司只好认为是由于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而造成的损失,于是B公司开始制定内部管理制度。B公司开始搜集这方面的资料时,发现B公司原来就有比较完备的制度,只是没有好好地执行而已。
至于B公司的决策者为什么要放帐给A公司,B公司的决策者心里可能会很清楚。
从上面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这么几点。第一,B公司是一家产权不清晰的公司,F、H都不是代表谁来管理这家公司的。由于H的利益来源于F对他的认可,因此H必须绝对服从F,否则你既使有天大的本领,你也发挥不了你的作用。现在,有的公司流行这么一句话,‘领导说你行,不行也行,领导说你不行,行也不行。’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如果B公司是属于F的,F在评价他的管理人员时,会以公司的利益为基础。如果B公司不属于F的,在F的实际(注意,不是口头的,在目前的体制下,有些管理者的口头道德水准特别高)道德水准不高的情况下,F只会以他的私人利益为基础来评价他的管理人员。第二,F也面临和B一样的处境。因为B公司是产权不清晰的,F要得到他目前的位置,也面临和B一样的选择。第三,要防止这种现象的出现,只有加强对企业的监督,可是监督企业的还是人,还是跳不出这种死循环。第四,是否现实中的公司都普遍存在这种假设的情况,由于没有实际资料,难以估计,相信读者可以给出一个正确的判断的。最后是加强对F、H的思想教育可能对减少这类不良资产有帮助,但有多大帮助,仍是个未知数。
3、 不良有形资产、非股权投资资产产生的确定因素。
所谓不良有形资产、非股权投资资产产生的确定因素是指明明知道该项资产购买价格远远超过市场价格,决策者还是决定以这种不合理的价格购买,从而产生不良有形资产、非股权投资资产。下面是一个虚构的案例,如果该虚构案例和现实中的企业有相似之处的话,那纯属巧合。
A公司是一间在香港注册的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只有注册资本港币1万元。B公司是一间贸易公司,该公司的决策者决定以高于市场价格的价格购买某地的物业。B公司的决策者不是直接从该物业的开发商或代理商处购买,而是通过A公司购买。B公司的财务人员为了自己的利益没有从公司利益出发提出任何异议,该公司的其他管理层出于与财务人员相同的理由也没有提出异议。该项资产最终变成了不良资产。
首先,B公司是一家产权不清晰的企业(假设),A公司是一家私人企业(假设)。B公司的管理者是否与A公司有利益交换就不得而知。因为B公司所买的物业不在其经营所在地,A公司既不是该物业的开发商,也不是该物业的代理商,而且,A公司也不拥有该物业的所有权。这种奇怪的买卖是不会发生在产权明确的公司里的。
其次,B公司并不需要该物业。以公司的名义购买该物业,只是出于B公司某个高级管理者的个人需要(假设)。虽然该管理者最后没有得到该物业,按照市价计算,该管理者为企业造成了很大的损失。至于该管理者得到了多少利益,只有他自己明白。
第三,B公司是一个管理良好的企业,有一套完备的管理制度,可是在这件事情上B公司的管理制度没有起任何作用。这说明再好的管理制度,如果这种制度一旦和资产的管理者的利益冲突,在资产管理者缺乏职业道德的情况下,同样起不了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在人人都在强调加强管理的时候,人们可能忘记管理垃圾的出现,这也是管理是一门艺术的原因。
第四,B公司的其他管理人员为什么没有阻止这项交易?我们可以做一下推测,第一种情况是没有一个管理人员反对这项交易,在这种情况下,该交易自然顺利完成。为什么这些管理人员都不反对这项交易呢?他们是不知情,还是担心如果反对会损害他们将来的利益?第二种情况是有一部分人反对,但反对无效。第三种情况是大部分人反对,但反对无效。
4、 不良股权投资资产产生的确定因素。
指资产管理者以股权投资的名义,以牺牲企业利益的方式而获取个人利益或小集团利益的行为。下面是一个虚构的案例,如果该虚构案例和现实中的企业有相似之处的话,那纯属巧合。
甲公司是一家贸易公司(假设),乙公司是一家产权不清晰的公司(假设)。甲公司的总经理与乙公司的总经理协商成立一间合资公司(丙公司)(假设),乙公司的总经理及副总经理以乙公司的名义注册成立了一间有限责任公司(丁公司)(假设)。
上述丙公司根据法律没有经营权(假设)。为了开展业务,丙公司以乙公司某个部门的名义从甲公司买货,然后再将这些货卖给客户。由于该类货品关税较高,丙公司通过丁公司及另一家公司将货运入。丙公司的主要业务由甲公司及乙公司的总经理共同控制,其他参予这一业务过程的人员都得到晋级加薪。
由于丙公司受到个人的控制,其业务管理程序非常混乱。比如购货过程,丙公司向甲公司购货,但它不是直接向甲公司购货,而是通过丁公司向甲公司购货,这样可以将利润转移到丁公司。照理,既然丙公司向丁公司购货,丁公司应该给丙公司购货发票,可丁公司不给丙公司提供发票,而是由甲公司提供。甲公司提供给丙公司的发票是假的,真的发票由该公司的一个业务人员保管。甲公司为什么要这样做呢?甲公司这样做的目的是把它们逃掉的各种税以价格的方式向丙公司收取,然后以费用的方式付给丁公司及另外一家公司。甲公司向丙公司收取的货款是高于甲公司所保留发票上的货款的,而甲公司入帐则是按照自己保留的发票金额入帐,甲公司将两者之间的差额挂在往来帐上,然后再将其名正言顺地付给丁公司及另外一家公司。
丙公司收到的是甲公司的另外一套付款指示,这套指示上的金额大于甲公司发票上所列的金额。这套指示由丙公司的业务经理保留。至于这套指示上的价格则是由甲乙公司的总经理协商而定。
上述种种行为使丙公司缺少现金,于是甲、乙公司的决策者以丙公司缺少流动资金为由,决定共同注入流动资金。甲公司的决策者和财务经理将资金汇给了乙公司,然后在公司董事会上宣称将资金汇给了丙公司。可想而知,这种所谓的借款,最后又变成了不良债权资产。
这是一个假设的典型的内外勾结的案例,这个案例涉及到多家企业。涉及这个案例的有多家产权不清晰的企业,由于这些企业缺乏实质的监管,才使这种内外勾结成为可能。
在管理中,存在一个代理成本(AGENCY COST)的问题。所谓的代理成本指的是资产的管理者和资产的所有者利益之间的冲突。资产的管理者为了其自身的利益可能会牺牲资产所有者的利益。在企业产权结构不清晰的情况下,这种情况更加容易发生。不良资产产生的确定因素就是这种代理成本的极端表现。
第二节、产生不良资产的可预期不确定因素
产生不良资产的大部分因素是不确定的,这些不确定因素出现的理由很简单,人们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这些不确定因素有的可以被预期,有的不可以被预期,这里只讨论可以预期的不确定因素,不可以预期的不确定因素将在下节讨论。
可以预期的不确定因素主要包括:国家、地区政策、法律的变化,客户财政状况的变化,替代品的出现,市场及市场价格的变化等。
1、 国家、地区政策、法律的变化。
这种变化有可能引致出现上述的各种不良资产。比如产品质量标准的提高,原来可以销售的有形资产,由于不符合新的质量标准而被禁止销售,这些有形资产就变成了不良资产。再如销售税率及环保政策的变化,原来有盈利的投资项目,由于销售税率的提高,或者环保标准的提高,这些项目变得没有盈利或盈利达不到预期的要求,这时,原来正常的投资资产就变成了不良投资资产。
国家、地区政策、法律的变化会不会最终导致不良资产的出现,取决于决策者对这种变化预测的准确程度及有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如上述产品质量标准的变化,如果决策者能够预期这种变化并采取相应措施,原有的有形资产就不会或只有少部分会变成不良有形资产。再如上述销售税率的变化,如果决策者能够预期这种变化,并提前将该投资资产出售,就可以避免这种不良投资资产的出现。
2、 客户财政信用状况的变化。
客户财政信用状况的变化指的是客户财政状况的恶化。客户财政信用状况的恶化最可能最直接的后果是出现不良债权资产。比如某客户欠某公司100万货款,该客户由于财政信用状况的恶化没有偿债能力,某公司的这笔应收帐款就可能会变成不良债权资产。
客户财政信用状况的恶化会不会引致不良资产的出现,取决于决策者有没有相应的放帐管理制度及对制度的执行情况。如上例,如果资产管理者有某客户的银行担保或物业抵押,该企业的这笔应收帐款就不会(或只有一部分)会变成不良债权资产。
3、 替代品的出现。
替代品的出现指的是新出现的产品具有原有产品所有的性能和功能,而且替代品的价格与原有产品价格相比,不具有价格劣势。替代品的出现不仅有可能出现不良有形资产,还有可能使整个企业变成不良资产。如某企业一直生产销售A产品,长期以来,市场占有率及销售利润都不错,现在市场上出现了A产品的替代品B产品,B产品具有A产品的所有性能和功能。在这种情况下,A产品的市场份额急剧萎缩,该企业有可能出现不良存货,甚至整个企业都有可能变成不良资产。
如果该企业的资产管理者能够提前采取措施,开发出新产品,该企业就可以改变这种命运。
4、 市场及市场价格的变化。
在前文已经提到,市场及市场价格的变化是资产及不良资产分类的一个依据,资产市场及市场价格的变化对不良资产的出现有重要的影响。比如一家贸易企业买入一批商品,如果这种商品价格不断下降,这种商品就有可能变成不良资产。如果企业的资产管理者能够预测到这种变化,不仅可以防止不良资产的出现,还可以利用这种变化为企业牟利。
下面按不良资产的类别来说明各类不良资产产生的可预期不确定因素。
1、 不良现金资产产生的可预期不确定因素。
指那些资产管理者能够预期但认为采取措施防止这类因素出现会得不偿失,所以没有采取足够的措施来防止这类不良资产的出现。下面是一个虚构的个案,如果该虚构个案和现实中的企业有相似之处的话,纯属巧合。
M公司有一些现金资产,为了让这些现金资产产生符合预期的收益,M公司的决策者决定将这些现金存入存款利率较高的B银行,亚洲金融危机使B银行失去了支付能力,B银行虽然受到该国政府的支持,也只能发给M公司一些存款凭单,这些凭单要五年以后才可以兑现。显而易见,M公司的存款变成了不良存款。尽管B银行是一家很有实力的银行,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B银行接受的抵押资产大幅贬值,B银行由于资产的贬值而资不抵债,面临倒闭,在这种情况下,B银行只有通过发行存款证来挽救自己被清盘的命运。
银行资产的质量直接受贷款抵押品价格的影响,当贷款抵押品的价格大幅度下降时,银行就有可能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比如,某银行接收存款100万,该银行放出贷款80万,该银行有股本金20万,在贷款单位无力偿还贷款的情况下,如果银行贷款抵押品的价格下降到只有20万,这时,银行的偿付能力只有60万(另20万来自于资本准备金),而60万是无法去偿还100万的存款的,这时,银行就面临被清盘的命运。如果企业有存款存在这家银行,这些存款就会变成不良存款。
从理论上讲,任何企业都是要破产的,就好象任何人都会死一样。但企业在什么时候会破产,以及以什么方式破产,却是没有人能够知道的。这也和人一样,没有人知道某个人会以什么方式死。企业的破产可能是由于自己经营不善而导致,也可能是受外部环境的冲击所致。企业的决策者是无法预期自己的存款单位会什么时候以及以何种方式不能归还自己的存款的。就如虚构个案中的情况,谁能预期亚洲金融危机会来?以及什么时候来?还有它的影响范围及影响程度等。
2、 不良债权资产产生的可预期不确定因素。
指资产的管理者知道这些因素会导致不良债权资产的出现,但不知道这些因素出现的可能性有多大。如果资产的管理者采取完美无缺的措施来防止这些因素的出现,会导致该企业销售额的下降及市场份额的减少,同时还会发生较大的成本。出于对这些因素的考虑,资产的管理者虽然采取了防止这些因素出现的措施,但这些措施并不能完全防止不良债权资产的出现。下面是一个虚构的案例,如果该虚构案例和现实中的企业有相似之处的话,纯属巧合。
L公司是一个经营M产品的公司,该公司为了提高市场占有率决定对客户进行赊销。该公司有一套评估客户资信的管理系统,在给客户提供信贷之前会对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将客户分为以下五等:第一等是无须任何担保或抵押的客户,第二等是需要提供个人担保的客户,第三等是需要提供公司担保的客户,第四等是需要提供财产作为抵押的客户,第五等是需要提供银行担保或现金担保的客户。
A公司是L公司的客户,根据L公司的分等标准,A公司被分为第一等的客户。对于第一等的客户,L公司是不需任何担保就给其放帐的。L公司给A公司放了500万的帐,A公司也能按时还款,后来,由于A公司所用的原材料价格猛涨,A公司的财务状况急剧恶化,A公司没有能力偿还L公司的货款,这些货款也就变成了L公司的不良债权资产了。
3、 不良有形资产产生的可预期不确定因素。
指企业的管理者知道那些因素可能会导致不良有形资产的出现,但由于不知道这些因素在什么时候发生,以及是否会和自己的有形资产有关等,而认为没有必要用足够的资源来防止这类不良资产的出现。企业的管理者没有用足够的资源来防止这类不良资产的出现是有道理的,因为企业的每一项决策都要考虑它的成本效益。下面是一个虚构的个案,如果该个案和现实中的情况相同的话,那纯属巧合。
A公司是一个生产财务软件的公司,他们的软件在市场的销路很好。由于生产财务软件的利润较大,在较短的时间内,这个市场就吸引了许多竟争者进入,在这些竞争者中有一个企业B,它的产品具有A公司现存产品的所有功能和优点,很快A公司的市场份额就被B公司占领。为了和B公司竞争,A公司准备推出新一代的软件。但A公司原来的产品再没有销售市场,这些产品就成了A公司的不良有形资产。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A公司要防止出现这类不良有形资产,就要不断地开发出新产品,而开发新产品是需要投入资源的。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看,新产品的开发速度不是越快越好,因为新产品的成本要比现存产品的成本要高,在产品的销售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新产品的开发意味着企业利润的减少。出于商业保密原则,当B公司在开发新产品时,A公司是不会知道的,只有当B公司的产品投放到市场时,A公司才会知道。因此如果A公司开发新产品的开发速度过慢,很可能使整个企业都变成不良资产,而当A公司新产品的速度开发的太快时,又会造成成本开支增大,从而使A公司的利润下降。
4、 不良投资资产产生的可预期不确定因素。
指那些企业管理者可以预期但认为采取措施去防止这类不良资产的出现得不偿失,因为这些因素可能出现但更可能不会出现。如果企业的管理者花费很多开支用在这方面,势必会减少企业在其他方面的支出,从而影响企业的运作。
假定上述A公司是C公司的一个投资项目,又假设A公司的产品开发能力不强,当A公司面对B公司的竞争时,由于A公司没有新的产品去接受B公司的挑战,A公司就成了一个不良企业。对C公司而言,C公司就有了一个不良投资资产。
我们知道,任何企业其资源都是有限的,在企业的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果企业将一些资源用于某一方面,势必影响企业用在其他方面的资源。A公司为了防止自己沦为不良企业的命运,它必须加强企业的开发能力,使企业有新产品不断地推向市场。要加强企业的开发能力,招聘高质素的人才是关键,而要招聘高质素的人才是需要资金的。这些资金就A公司目前的情况而言,是无法解决的,为了让A公司继续生存,C公司必须对A公司注入资金。如果C公司不给A公司注入资金,A公司将面临被淘汰的命运。
第三节、产生不良资产的不可预期的因素
产生不良资产的许多因素是不确定的,这些不确定因素里有多少是可以预期的,有多少是不可以预期的,这除了与这些因素有关之外,还和企业的决策者的能力和水平有密切的关系。
由于这些因素不可以预期,这里也无法对他作出具体的描述,这些不可预期的因素,即包括天灾人祸,也包括不可预期的政策、经济、法律、环境等因素。
1、 产生不良现金资产的不可预期的因素。
指的是企业在决定把现金存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时,企业的决策者并不知道那些因素会使该笔现金变为不良资产。如果企业的决策者知道这笔现金资产会变成不良现金资产,他就不会把这笔现金资产存入该机构。如果企业的决策者知道该笔现金资产会变成不良现金资产,同时又把这些现金存入该金融机构,产生这些不良现金资产的因素就是属于产生不良资产的确定因素,而不是不可预期的因素。为了说明问题,下面虚构一个案例。
某公司将一笔美圆存入某金融机构,在该公司将该笔美圆存入该金融机构时,该金融机构没有任何问题。过了几个月后,金融机构的主管部门通知该金融机构停止相关业务,理由是该金融机构的业务不符合国家的相关政策。在这种情况下,该公司的存款就变成了不良存款了。
这是一个典型的由于国家政策改变而造成企业不良资产的假设个案,企业的决策者在之前是很难预期这种情况的。当然,如果企业的决策者有多方面的知识,同时又有很好的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的话,是可以预期这类因素的。
2、 产生不良债权资产的不可预期的因素。
指的是在债权资产发生之前,企业的决策者由于受自身质素及环境因素的限制,而无法预期导致出现不良债权资产的各种因素。这些因素由于事前无法预期,也无法采取任何措施去防止它们的出现。而这些因素的出现又会导致企业不良债权资产的出现。下面是一个虚构的个案,如果该个案和现实中的情况相同,那纯属巧合。
A公司是一家进出口公司,该公司的产品主要出口到S国的B公司,A公司给B公司的付款期限是30天,在以往的交易中,B公司都能按时结清货款。后来,A公司所在的国家(H国)和S国关系恶化,H国决定冻结S国在该国的资产,作为报复,S国也冻结H国在该国的资产,这样B公司欠A公司的款项也被S国冻结,成了A公司的不良债权资产。
就A公司而言,这种情况是无法预期的,因为H国和S国之间的关系问题是两国之间的政治问题,B公司不能付款给A公司,既不是B公司没有还款能力的问题,也不是B公司的商业决定,它只是在执行S国的规定而已。
3、 产生不良有形资产的不可预期的因素。
指的是让企业的有形资产变成不良有形资产的所有不可预期的因素。由于这些因素是企业的决策者无法预期的,因此企业没有办法在事前采取任何措施来防止这类不良资产的出现。下面给出一个假想的例子。
A公司是一家生产玩具的公司,该公司的产品在市场上享有很好的声誉。正当A公司的产品卖的很好的时候,国家发布了一套玩具的安全标准。按照国家的玩具安全标准,A公司的产品不能在市场上出售,这些不能在市场上出售的产品就成了A公司的不良有形资产。另外,A公司用来生产这些玩具的固定资产,由于不能生产出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产品,也变成了不良有形资产。
A公司没有预计到国家会制定玩具的安全标准,所以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来防止这类不良资产的出现。
4、 产生不良投资资产的不可预期的因素。
指可能将企业的投资资产变成不良投资资产的所有可能不可预期的因素。这些因素既包括政治的、经济的、法律的因素,也包括环境的因素和其他的因素。
仍以上面的A公司为例,如果A公司没有足够的资源去购买新的生产设备,该公司就会变成一个不良企业。我们假设A公司是C公司的投资资产,A公司变成了不良企业,对C公司而言,C公司就有了一个不良投资资产。对待这种投资资产,C公司可以选择向A公司注资,让A公司有资金到市场上去购买设备,以生产出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玩具。C公司也可以选择将A公司清盘。
第五章、不良资产评估、认定的标准
前面已经给出了资产及不良资产的定义,一项资产是不是不良资产,必须满足不良资产的定义。在满足不良资产的定义的基础上,给出评估、认定不良资产的一般标准和具体标准。所谓不良资产评估认定的一般标准指的是适用于各类不良资产的标准;所谓不良资产评估认定的具体标准指的是适用于不良现金资产、不良债权资产、不良有形资产、不良投资资产的单个标准。
第一节、不良资产评估认定的一般标准
在制定不良资产评估认定的一般标准前,必须弄明白企业控制资产的目的。企业拥有资产的目的是使资产不断增值,资产的增值过程是通过资产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来实现的,如果资产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企业就无法实现资产增值的目的。所谓经济利益指的是产生未来现金流入或减少未来现金流出的能力,经济利益最终体现为企业的净现金流入。经济利益通过企业的获利能力去创造,通过企业的变现能力去实现,如果一个企业没有获利能力,企业也就谈不上带来经济利益,如果一个企业没有变现能力,企业的经济利益难以最终实现。前面讲过,资产可以是企业的某一部分资产,也可以是企业的全部资产,资产通过转换成企业的核心产品或服务,然后出售为企业获利,资产通过不断转换自己的形态(包括实物形态和价值形态)为企业的核心产品或服务服务。
任何企业都有它的核心产品或服务,这些核心产品或服务的主要功能是为企业获利。这些核心产品或服务是通过购买和转换活动而形成的。对于那些不需要参与核心产品或服务形成过程的资产,我们可以将它直接出售。将资产直接出售变成现金的过程就是资产的直接变现。这种处理方式往往不具有经常性和重复性。对于那些通过出售核心产品或服务而实现价值的资产,我把它叫做间接变现。资产可以直接变现,也可以通过转换为核心产品或服务后间接变现。在企业继续经营的情况下,资产直接变现是就资产本身而言,资产间接变现则是就资产作为一个整体而言的。
一项资产如果不能直接变现也不能间接变现,这项资产就可以评估、认定为不良资产。因此,本书认为,评估、认定不良资产的一般标准一是资产的直接变现能力;二是资产的间接变现能力。
1、 资产的直接变现能力。
资产的直接变现能力指的是将资产直接转换为现金的能力。资产的直接变现能力是就资产本身而言的,一项资产如果没有预期间接的变现能力,又没有预期的直接变现能力,或直接和间接的变现能力不足,这项资产可以评估、认定为不良资产。
资产的直接变现能力,指的就是将资产变成现金的能力,它是就资产本身而言的。如某企业有闲置的机器设备一台,这台设备能不能认定为企业的不良资产呢?这要看这台设备的直接变现能力,如果这台设备很容易以较高的价格卖出,这台机器设备就不能认定为不良资产。相反,如果这台机器设备不能卖出,或不能以企业预期的价格卖出,这台机器设备就是不良资产。
2、 资产的间接变现能力。
资产的间接变现能力是指资产通过企业的核心产品或服务而变成现金的能力,资产的间接变现能力是相对于企业的整体资产而言的。一项资产,在没有直接变现能力的情况下,如果它没有预期的间接变现能力,该资产可以认定为不良资产。
资产的间接变现能力是通过企业的核心产品或服务来实现的,因此企业核心产品或服务的直接变现能力就直接影响资产的间接变现能力。如果企业的核心产品的变现能力达不到预期的要求,该企业有可能被整体出售,或者被进行业务重组。如果企业的核心产品或业务能够达到预期的变现能力,该企业的整体资产就不会变成不良资产。
资产的间接变现能力是通过企业的核心产品或服务去体现的,如果企业的核心产品或服务存在变现问题,企业的有形资产就会存在直接变现的问题,这时,企业会出现许多不良有形资产。在生产性企业里,大量不良有形资产的出现是企业可能被淘汰的先兆。在流通性企业里,大量不良有形资产的出现意味着企业必须重新定位。
任何资产都具有直接变现的能力,但这不等于资产要用来直接变现。只有在资产失去间接变现能力的情况下,资产才会用来直接变现。投资资产是把资产作为它的经营对象,在这种情况下,资产可以看成是企业的核心产品或核心服务。
就单项资产而言,它不会由于没有间接变现能力而使整个企业成为不良资产的(核心产品或服务的单项资产除外)。因为单项资产的间接变现能力是通过企业的核心产品或服务来体现的,而企业的核心产品或服务是企业的有形资产,这些有形资产也属于单项资产。就企业的整体资产而言,资产没有间接变现能力有可能使整个企业变成不良资产。
第二节、不良资产评估认定的具体标准
评估、认定不良资产有两个一般标准,一个是资产的直接变现能力,另一个是资产的间接变现能力。一项资产如果没有间接变现能力,又没有预期的直接变现能力,或直接间接变现能力不足,该项资产可以评估、认定为不良资产。
不良资产评估认定的具体标准指的是评估、认定具体每一类不良资产的标准。前文指出资产分为:a)、现金资产、b)、债权资产、c)、有形资产、d)、投资资产、e)、无形资产。不良资产评估、认定的具体标准将围绕上述分类而进行。
1、 现金资产。
现金主要指手头现金和存放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现金,手头现金(外币现金除外)一般是不会变成不良现金资产的,只有存在银行的现金才有可能变成不良现金资产。这里所说的不良现金资产主要指企业存放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不良存款。满足以下条件的现金资产可以认定为不良现金资产:
1)、对于帐外的现金资产,不管其性质如何,一律当作不良现金资产。帐外的现金资产指的是企业没有入帐的所有存款及现金,如企业小金库的现金资产等。
A公司有一个小金库,该小金库有现金10万元,这10万元现金是A公司用来搞集体福利的,它没有记录在公司的帐上,这10万元现金就是企业的不良现金资产。解决这类不良现金资产的方法是将该10万元现金从帐外调回到帐内。
2)、对于用作非公司利益担保(这里的担保包括:保证、抵押、质押等,下同。)的现金资产,不管其性质如何一律当作不良现金资产。发生非公司利益情况下的担保多种多样,但最根本的可能是企业的决策者以公司利益换取个人或小集团利益。要防止这类不良现金资产的出现,除了要对企业的决策者进行思想教育以外,还要使企业的产权清晰以及加强对企业的监管等。
A公司是一个贸易公司,该公司的决策者有一个朋友开了一个公司C,C公司缺少资金,要求A公司提供帮助,A公司的决策者决定用该公司的存款为C公司提供贷款担保。A公司的这笔用于为C公司担保的现金资产就是A公司的不良现金资产。对于这类不良现金资产,解决它的办法是要求C公司尽早利用财产为A公司做反担保,待A公司为C公司做的担保期限一到,马上解除这种担保。
3)、对于用作公司利益担保的现金资产,如果被担保人是企业本身,可参照情况4)。如果被担保人不是企业本身,由于被担保人预期出现财政问题,致使用作担保的现金资产无法到期收回,或被担保现金资产存入的金融机构预期出现财政问题,致使该等现金资产不能收回或在预定的期间(如一年或半年)不能收回,这些现金资产一律当作不良现金资产。
H公司是B公司的一个经销商,该公司想添置一台经销设备,由于缺少资金,H公司要求B公司为其担保,B公司答应H公司的要求,用自己的银行存款为H公司担保。H公司由于经营不善,没有按期归还B公司担保的借款,B公司用做担保的银行存款就变成了不良现金资产。
4)、对于没有用作担保的现金资产,如果预期到期不能收回或到期只能部分(如30%或70%)收回,该等现金资产一律当作不良现金资产。注意,这里指的是预期到期不能收回,而不是实际到期不能收回。因为如果存款金融机构出现问题,这时企业的存款不一定到期了,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企业的存款没有到期,该笔相关的现金资产也要当作不良现金资产。
A公司有一笔存款在B金融机构,在该笔存款到期前,B金融机构财政出现问题。尽管A公司的这笔存款还没有到期,由于B金融机构已经出了财政问题,A公司的这笔存款也应该看作是不良现金资产。
2、 债权资产。
债权资产是指企业为客户提供产品、服务或其他资源后而在双方约定的期间内收回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资产。债权资产主要指:应收帐款、其他应收款、暂付款等。满足以下条件的债权资产可以认定为不良债权资产:
1)、对于有担保的债权资产,如果该等债权资产不能在预定的期间(如一年或半年)内收回或预期在预定的时间内不能收回,并且该等债权资产的担保物市值小于债权资产值,该等债权资产可以认定为不良债权资产。
M公司是A公司的客户,A公司向M公司提供价值300万元的产品,结算办法是交货后60天付款。A公司为了保证自己的货款能够及时收回,要求M公司用价值350万的楼宇做抵押。M公司接受了A公司的要求,将价值350万的楼宇抵押给了A公司。后来亚洲金融风暴爆发,M公司无力偿还A公司的欠款,M公司抵押给A公司的楼宇也只有200万的市价。这时,M公司欠A公司的货款就变成了不良债权资产。
2)、对于没有担保的债权资产,如果该等债权资产不能在预定的期间(如一年或半年)内收回或预期在预定的时间内不能收回,这类债权资产可以认定为不良债权资产。
A公司向N公司提供200万的货品,结算办法是交货后45天付款。后来N公司出现财政困难,无法按期归还货款,该笔货款就变成了不良债权资产。
3)、对于帐外的债权资产,不论其性质如何,一律当作不良债权资产。
A公司将多出来的20万元的货物卖给L公司,该笔交易没有在公司的帐上反映。该交易的付款条件是交货后30天付款。这种帐外的债权资产,不管其性质如何,一律当作不良债权资产。解决这类不良债权资产的办法是将其及时入帐。
3、 有形资产。
有形资产是指具有实物形态的资产。有形资产主要指:存货、不动产、机器、设备等。存货是指(1)、在正常经营过程为销售而持有的资产;(2)、为这种销售而处在生产过程中的资产;(3)、在生产或提供劳务过程中需要消耗的以材料和物料形式存在的资产。不动产、机器、设备是指符合下列条件的有形资产:(1)、企业为了在生产或供应商品或劳务时使用、出租给他人,或为了管理的目的而持有;并且(2)、预期能在不止一个的期间使用。满足以下条件的有形资产可以认定为不良有形资产:
1)、对于帐外的有形资产,不论其性质如何,一律当作不良有形资产。
A公司有一帐外房子,该房子就是A公司的不良有形资产。解决这类不良有形资产的办法是将该帐外不良资产转入帐内。
2)、对于用作非公司利益担保的有形资产,不论其性质如何,一律当作不良有形资产。
A公司将其厂房为K公司做担保,A 公司没有任何利益在K公司。在这种情况下,A公司的这些厂房设备就可以认定为不良有形资产。要解决这些不良资产的问题,A公司必须要求K公司为A公司做反担保。
3)、对于用作公司利益担保的有形资产,如果被担保人是企业本身,可参照情况5)。如果被担保人不是企业本身,由于被担保人预期出现财政问题,致使用作担保的有形资产无法到期收回,在公司被担保的利益得不到补偿的情况下,该等有形资产可以认定为不良有形资产。
仍以上面的A公司为例,如果A公司有利益关系在K公司,但K公司由于财政出现问题而需要A公司负担担保责任时,A公司的这些厂房设备就可以认定为不良有形资产。
4)、对于以公司的名义为决策者个人购买的有形资产,一律认定为不良资产。这是一种典型的侵吞公司资产的行为,解决这种不良资产的方法是将被决策者侵吞的资产追回。
5)、对于没有用作担保的有形资产,该等有形资产预期不能在预定的期间(如半年或一年)内变现,或虽能变现但最终变现值小于有形资产原值(如存货)或净值(如不动产、机器、设备等),这些有形资产可以认定为不良有形资产。
A公司有一批存货,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这批存货的价格大跌。这批存货就可以认定为A公司的不良资产。
4、 投资资产。
投资资产是指企业为了通过分配(如利息、股息、租金和使用费等)增加财富,为了资本增值或者为了给投资企业带来诸如通过贸易关系所能获得的其他利益而持有的资产。投资资产根据企业是否以拥有被投资企业的股权为目的可以分为股权投资资产和非股权投资资产,非股权投资资产主要指:不动产投资、债券投资、短期股票投资,股权投资资产主要指投资项目。
满足以下条件的非股权投资资产可以认定为不良非股权投资资产:
1)、对于帐外的非股权投资资产,一律认定为不良非股权投资资产。
如某公司购买了一些国家债券,这些债券没有在企业的帐上记录。这些债券就是企业的不良非股权投资资产。解决这类非股权投资资产的有效途径是将这些帐外债券立即入帐。
2)、对于用作非公司利益担保的非股权投资资产,一律认定为不良非股权投资资产。
A公司是一家生产性的公司,该公司用自己的有价证券为一间该公司没有任何利益的公司作担保,这笔用做担保的有价证券就是A公司的不良资产。解决该笔不良资产的途径之一是取得被担保公司的反担保。
3)、对于用作公司利益担保的非股权投资资产,如果被担保人是其他公司,在被担保人财政出现问题,致使企业的担保非股权投资资产无法预期收回,该等非股权投资资产可以认定为不良非股权投资资产;如果被担保人是企业本身,可参照情形4)处理。
仍以上述A公司为例,如果A公司用自己的有价证券为自己有利益关系的公司作担保,后来被担保公司出现了财政问题,这时A公司的这些有价证券就可以认定为不良非股权投资资产。
4)、对于没有用作担保的非股权投资资产,如果被投资单位出现财政困难,或资产市场价格的变化,致使该等非股权投资资产不能或在预定的期间(如一年或两年)内不能或只能部分变现,该等非股权投资资产可以认定为不良非股权投资资产。
B公司是一家贸易公司,该公司以买楼花的形式从H公司购入价值200万的房地产。H公司由于出现了财政困难不能交货,B公司的这项非股权投资就变成了不良非股权投资。
对于股权投资资产,满足以下条件的股权投资资产,可以认定为不良股权投资资产:
1)、对于帐外的股权投资资产,一律认定为不良股权投资资产。
某公司是一个贸易公司,该公司和其他公司合作搞了一个投资项目,该项目没有在该公司的帐上反映,这是一个典型的不良投资项目。解决这类不良投资项目的方法之一是将其在公司的帐上反映。
2)、对于用作非公司利益担保的股权投资资产,一律认定为不良股权投资资产。
某公司用自己的投资项目为一家以自己毫无关系的公司做担保,这项投资项目就可以认定为不良股权投资资产。
3)、对于用作公司利益担保的股权投资资产,如果被担保人是其他公司,在被担保人财政出现问题,致使企业的担保股权投资资产全部或部分失去所有权,该等股权投资资产可以认定为不良股权投资资产;如果被担保人是企业本身,可参照情形4)处理。
如某公司用股权投资资产为一和自己有利益关系的企业作担保,后来该企业要破产了,该企业用来作担保的股权投资资产就变成了不良资产。
4)、对于没有用作担保的股权投资资产,如果被投资单位出现财政困难,即预期被投资企业没有获利能力,也没有变现能力,该等股权投资资产可以认定为不良股权投资资产。
第六章、不良资产信息的搜集与整理
前面已经就不良资产的定义、分类,及不良资产认定的一般标准和具体标准作出了论述,下面将就不良资产信息的搜集整理作一介绍。
不良资产信息的搜集指的是为了得到不良资产的数量及不良程度的资料而进行的一切工作。对于企业帐内的不良资产,这类资产的数据和资料比较容易得到,对于帐外的不良资产由于涉及个人或小团体的利益,这类资产的数据和资料不容易得到。对于不良资产不良程度的资料,由于涉及到对未来情况的判断和预期,这类资料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不良资产信息的整理,指的是以什么为主体对搜集来的不良资产信息进行加工。收集不良资产信息的主体不同,加工不良资产信息的程序和方法也不相同。如按前面不良现金资产、不良债权资产、不良有形资产、不良投资资产为主体加工不良资产信息,显然不同于按不良资产的不良程度加工不良资产信息。又如按不良资产的发生单位来加工整理不良资产信息,由于一个单位的整个企业可能是另一个单位的投资资产,这里就存在不良投资资产和不良现金资产、不良债权资产、不良有形资产、不良投资资产重复的可能。比如甲单位是乙企业的不良投资资产,甲单位的各项不良资产(如不良债权资产等)就全部以乙单位的不良投资资产的方式出现,如果再将甲单位的各项不良资产再单独统计,就会出现重复计算的情况,从而夸大不良资产的数量。基于这种情况,在搜集不良资产信息时,为了保证不良资产信息的准确无误,就必须对不良资产信息的主体进行界定,根据对不良资产信息主体的界定,对不良资产实行分层、分级管理。
第一节、不良资产信息的搜集方法
不良资产信息的搜集方法是指取得不良资产相关资料、数据的所有可能途径。这些数据和资料可能和不良资产的数量有关,也可能和不良资产的性质、状况及质量有关,或者与不良资产的形成历史有关。不良资产的数据和资料有以下几种取得途径:
1)、到不良资产存在地点进行实地调查,取得不良资产相关资料、数据。
这是取得不良资产相关资料、数据的最基本的途径。不良资产都以一定的方式存在,对于存在于某个地点的不良资产,不良资产管理人员需要到相关资产的所在地进行实地调查,取得其相关的资料、数据。比如,不良投资项目,如果不良资产管理人员不亲临该项目所在地,就不能了解该项目的经营管理状况。如果说可以了解的话,也只能通过阅读该项目的有关资料,或者听人介绍的方式了解。介绍情况的人往往就是当事人,当事人所做的介绍,可以作为不良资产管理人员的参考。不良资产管理人员如果希望得到全面的、第一手的资料和数据,就必须亲临现场。再如有形资产,不良资产管理人员如果想要得到完整、全面的数据和资料,也必须亲临现场。
2)、涵询不良资产相关的单位或个人,取得不良资产相关资料、数据。
对于一些不良资产,由于其涉及公司以外的单位或个人,为了深入了解这类不良资产,有必要涵询有关的单位或个人,以便取得相关的数据和资料。如不良债权资产,不良资产管理人员就可以涵询债务人,或债务人的注册部门,以取得所需的数据和资料。
3)、询问属下公司不良资产的当事人或相关管理人员,取得不良资产相关资料、数据。
不良资产的当事人及相关管理人员对不良资产的产生及相关信息比较清楚,为了得到该方面的详细资料,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询问这些当事人或相关管理人员。定期或不定期询问这些当事人或相关管理人,可以及时了解不良资产的状况及变化趋势,为更好地管理不良资产提供条件。
4)、设计不良资产管理报表,要求有关人员填列管理报表,取得不良资产相关资料、数据。不良资产管理报表包括:不良资产汇总管理报表、不良现金资产管理报表、不良债权资产管理报表、不良有形资产管理报表、不良非股权投资资产管理报表、不良股权投资资产管理报表,各类不良资产管理报表见附表一至附表六。
a)、不良现金资产管理报表。
该表的内容在第五章不良资产评估、认定的标准中已经详细说明,这里不再重复。该表中的A代表到期的存款可随时收回的部分,B代表到期的存款由于被担保人或存款接受机构出现财政困难或其他原因不可随时收回的部分。
b)、不良债权资产管理报表。
该表的内容在第五章不良资产评估、认定的标准中已经详细说明,这里不再重复。该表中的A代表预期到期能收回的部分,B代表预期能在到期后一定期间(如6个月)内收回部分,C代表预期到期后一定期间(如6个月)以内收不回部分。
c)、不良有形资产管理报表。
该表的内容在第五章不良资产评估、认定的标准中已经详细说明,这里不再重复。A代表能按购买价值或购买折余价值随时变现的有形资产,B代表能按低于购买价值或购买折余价值随时变现的有形资产,C代表预期在一定期间(如一年)内能变现但不能随时变现的有形资产,D代表预期在一定期间(如一年)以内不能变现的有形资产。
d)、不良非股权投资资产管理报表。
该表的内容在第五章不良资产评估、认定的标准中已经详细说明,这里不再重复。A代表预期能按购买价值随时变现的非股权投资资产,B代表预期能按低于购买价值随时变现的非股权投资资产,C代表预期在一定期间(如一年)内能变现但不能随时变现的非股权投资资产,D代表预期在一定期间(如一年)以内不能变现的非股权投资资产。
e)、不良股权投资资产管理报表。
A代表最近一段期间(如三年)净现金流量为正,有盈利的项目,B代表最近一段时间(如三年)净现金流量为正,没有盈利的项目,C代表最近一段时间(如三年)净现金流量为负,有盈利的项目,D代表最近一段时间(如三年)净现金流量为负,没有盈利的项目。
f)、不良资产汇总管理报表。
是对以上各子表的汇总。熟悉电脑的读者可以用电脑自动完成汇总工作。
5)、其他取得不良资产相关资料、数据的途径。
这些途径包括向政府管理机构、法律机构、专业咨询机构等取得不良资产的相关数据和资料。
第二节、不良资产信息的搜集与整理
不良资产信息的搜集与整理,是建立在其数据、资料搜集方法的基础之上的。搜集什么样的不良资产信息,决定采用什么样的搜集方法。不良资产信息的整理则是围绕不良资产信息的主体及不良资产的管理目的而进行的,管理不良资产的目的是将企业的不良资产变成正常资产。企业可以是单个企业,也可以是企业集团。当搜集整理不良资产的对象是单个企业时,我们只须按照不良资产的分类去搜集整理相关的信息和资料,当搜集整理不良资产的对象是企业集团时,情况就比较复杂。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不良投资资产和各类不良资产具有包含和交叉关系。这时,我们必须清楚地界定企业主体的范围,否则,将会导致一系列的混乱。
1、 当企业主体是单个企业时不良资产信息的搜集整理。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企业的不良投资资产不会和各类不良资产交叉,企业可以按不良资产的类别进行不良资产信息的搜集整理。
1)、不良现金资产信息的搜集整理。
会同其他部门(如审计部等)对企业现金资产的完整性进行确认,然后,按下列步骤对企业的不良现金资产进行搜集整理。第一步,将现金资产分为帐内现金资产和帐外现金资产,把帐外现金资产归入不良现金资产。第二步,将帐内现金资产分为用作非公司利益担保现金资产、公司利益担保现金资产及没有用作担保的现金资产。对于非公司利益担保现金资产,一律归入不良资产。对于公司利益担保的现金资产,根据情况列入不良资产。第三步,按照不良现金资产的具体划分标准,确定不良现金资产的范围和金额。第四步,设计不良现金资产的搜集整理表格。第五步,将所有有关不良现金资产的资料的复印件附在相关表格后面。
2)、不良债权资产信息的搜集整理。
在确认债权资产完整性的基础上,按下列步骤对不良债权资产的信息进行搜集整理。第一步,将债权资产分为帐内债权资产和帐外债权资产。帐外债权资产,一律归入不良资产。第二步,将帐内债权资产分为有担保的债权资产和没有担保的债权资产。第三步,根据不良债权资产的具体划分标准,确定不良债权资产的范围和金额。第四步,设计不良债权资产的搜集整理表格。第五步,将所有有关不良债权资产的资料的复印件附在相关表格后面。
3)、不良有形资产信息的搜集整理。
在确认有形资产完整性的基础上,按下列步骤对不良有形资产的信息进行搜集整理。第一步,将有形资产分为帐内有形资产和帐外有形资产。对于帐外有形资产,一律算作不良资产。第二步,将帐内有形资产分为用作非公司利益担保有形资产、公司利益担保有形资产及没有用作担保的有形资产。对于非公司利益担保有形资产,一律算作不良资产。第三步,根据不良有形资产的具体划分标准,确定不良有形资产的范围、数量及金额。第四步,设计不良有形资产的搜集整理表格。第五步,将所有有关不良有形资产的资料的复印件附在相关表格后面。
4)、不良投资资产信息的搜集整理。
在确认投资资产完整性的基础上,按下列步骤对不良投资资产的信息进行搜集整理。第一步,将投资资产分为帐内投资资产和帐外投资资产。对于帐外投资资产,一律算作不良资产。第二步,将帐内投资资产分为用作非公司利益担保投资资产、公司利益担保投资资产及没有用作担保的投资资产。对于非公司利益担保的投资资产,一律算作不良资产。第三步,根据不良投资资产的具体划分标准,确定不良投资资产的范围、数量及金额。第四步,设计不良投资资产的搜集整理表格。第五步,将所有有关不良投资资产的资料的复印件附在相关表格后面。
2、 当企业主体是由多个单一企业主体组成时不良资产信息的搜集整理。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企业的不良投资资产会和各类不良资产交叉,因此,不良资产信息的搜集整理不仅需要考虑不良资产的分类,还要考虑以那个层次的企业主体为基础搜集整理不良资产信息。
对于多个单一企业主体组成的企业主体,由于一个企业主体的投资资产可以形成另一个企业主体,这个企业主体同样可能具有各种类型的不良资产,在这个企业本身是不良资产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把这个企业看成是另一个企业的不良投资资产。如果这个企业不是不良资产,而只有其中一部分的资产是不良资产,在这种情况下,前面所说的不良投资资产就没有包括这个企业的不良资产,这时,为了准确地搜集整理不良资产信息,就必须以企业主体为基础,实行分层分级管理,分别搜集整理不良资产信息,然后将其汇总。
1)、一级企业主体以各二级企业主体,各二级企业主体以各三级企业主体为基本单位,搜集整理不良资产信息。
单个企业主体对不良资产信息的搜集整理与前面叙述的方式相同,各级不同企业主体不良资产信息的搜集整理按汇总的方式进行。对于整个企业都是不良资产的企业主体,其所有资产类别均在上一级企业主体的不良投资资产中反映,不存在汇总问题,对于低一级企业主体发生某类或某几类不良资产时,高一级的企业主体要将其相加汇总。
2)、以各类不良资产为基本工作对象,搜集整理不良资产信息。
各类不良资产都是企业主体的不良资产,离开企业主体也就谈不上各类不良资产了,因此,不论采用那一类组织形式,都必须与各类不良资产为基本工作对象。
某一级企业主体(集团公司)有两个二级企业主体(二级公司),每个二级企业主体分别有两个三级企业主体(三级公司)。有一个三级企业主体由于经营无方,面临倒闭,该三级公司已经被作为二级公司的不良投资资产,另一个三级公司共有不良资产100万元,其中不良债权资产及不良投资资产各50万元。控制面临倒闭三级公司的二级公司共有不良资产500万元,其中不良债权资产50万元,不良有形资产100万元,不良投资资产350万元。控制另一三级公司的二级公司面临倒闭。对于一级企业主体来讲,面临倒闭的二级企业是它的不良投资资产,另一个二级企业就不是一级企业的不良投资资产了,这时我们不仅要知道一级企业自身的不良资产,还要知道一级企业作为一个企业集团整体的不良资产。一级企业主体的不良资产包括面临倒闭二级企业的不良投资600万元,另一个二级企业的不良资产500万元,及其自身的不良现金资产35万元,不良有形资产120万元。一级企业共有不良资产1255万元,其中:不良现金资产35万元,不良债权资产50万元,不良有形资产220万元,不良投资资产950万元。
这里就有问题要提出,为什么面临倒闭的二级公司以一级公司的不良投资资产的方式出现,而不以其每一项不良资产加总而来?前面讲过,不良资产可以是部分资产,也可以是整个企业,由于整个企业都面临倒闭,该等企业的所有资产均已失去资产的功能。另一方面,面临倒闭企业的不良资产小于或等于企业的整体资产。如果不把面临倒闭的企业列入不良投资资产就会引起误导。实际工作中要根据一级企业主体对二级企业主体及二级企业主体对三级企业主体的控股比率及会计核算方法作出适当调整。
第七章、不良资产档案的建立
不良资产一般标准和具体标准的确定,不良资产信息的搜集和整理为不良资产档案的建立提供了基础。建立好不良资产档案,是不良资产管理的一个重要基础环节。便捷、完整的不良资产档案不仅有助对不良资产数据、资料的保管,而且有助对不良资产的处理。
第一节、不良资产档案的定义
不良资产档案是指为了管理不良资产而收集的有关不良资产的信息、资料,对这些信息、资料的加工处理的程序及这些信息资料的载体。
1、 不良资产档案指的是有关不良资产的信息和资料。
这些信息和资料可以分成三类,一类是有关不良资产取得或发生的信息和资料,如取得或发生该项不良资产时的当事人、负责人,有关该项不良资产的谈判记录及传真信件往来,取得或发生该项不良资产时的合同、发票、提货单、保险单、付款凭证及收据等。第二类是有关不良资产现状的信息和资料,如不良资产的市价、可变现能力、处理状况等。第三类是有关不良资产从取得到现状变化过程的信息和资料,如变成不良资产原因的信息资料等。
这些信息和资料分散在不同的文件档案里,有的不良资产信息甚至分散在企业以外的其他单位、个人、组织手里,为了使用这些不良资产信息,有必要将这些不良资产信息收集起来,建立不良资产档案。
2、 不良资产档案也包括对不良资产信息的加工处理程序。
不良资产信息加工处理程序和建立不良资产档案的目的紧密联系在一起,建立不良资产档案的目的直接决定不良资产信息资料的加工处理程序。
不良资产信息资料以一种分散的方式存在,要使用这些分散的不良资产信息,首先必须按一定的程序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使之成为规范的不良资产档案。不良资产信息的处理程序体现在不良资产的档案中,不良资产档案组织的完善与否和不良资产的处理程序有着密切的联系。
3、 不良资产档案包括不良资产信息的载体。
任何不良资产的信息资料均存在一定的载体之上,如果没有不良资产信息载体,就不存在不良资产档案。不良资产信息载体不仅包括传统的信息载体(如纸等),也包括现代的信息载体(如电脑、光盘等)。
第二节、不良资产档案的内容
不良资产档案的内容包括:不良现金资产档案的内容、不良债权资产档案的内容、不良有形资产档案的内容、及不良非股权、股权投资资产档案的内容。
1、 不良现金资产档案的内容。
不良现金资产主要指企业的不良存款,不良现金资产档案主要由不良存款档案构成。不良现金资产档案包括以下内容:
1)、档案编号:建档企业可根据企业的需要对所建不良现金资产档案进行编号。
2)、建档日期:指建立不良资产档案的具体日期。
3)、项目金额:不良现金资产档案按照每一笔具体现金资产建立,这里所说的项目金额指的是不良现金资产的原始帐面金额。
4)、当事人:指的是造成该项不良现金资产的相关决策人,当事人可以是一个当事人,也可以是一个以上的当事人。
5)、经办人:指的是造成该项不良现金资产的具体办理人。
6)、存款单位名称:指的是该笔不良现金资产的存款企业。
7)、存款单位所属企业:存款单位所属企业可以是存款单位本身,也可以是存款单位的母公司。
8)、存款金融机构名称:指款项存入的金融机构名称。
9)、金融机构所在地:指金融机构所处的地理位置。
10)、存款帐面净值:指该档案填制日的现金资产帐面净值。
11)、存款发生日期:指该笔现金资产存入金融机构的日期。
12)、存款种类:指该笔存款是本币存款还是外币存款。
13)、相关证明文件份数:指与该项不良现金资产有关的所有文件和资料。
14)、该现金资产用作担保情况:指该项不良现金资产是否用作担保,如果是用作担保,要指明该项不良现金资产是否用作非公司利益担保,并指明被担保人的名称和地点。
15)、该企业对现金资产所用会计方法及会计减值情况:指该企业是否为该现金资产提减值准备,并说明减值的原因。
16)、基本情况:说明该现金资产存入该金融机构的过程及原因,该现金资产变为不良现金资产的原因,该不良现金资产的现状等。分析这些原因属于产生不良现金资产的确定性因素还是可预期的不确定因素或不可预期的因素。
17)、处理期限:指的是预期处理的时间。处理期限必须有明确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处理的时间化分成几个时段。
18)、处理步骤、手段及方式:处理步骤必须和处理期限相对应,每一个处理步骤要在一个处理时段里完成,有几个处理步骤就有几个处理时段,同时,有几个处理时段必须有几个处理步骤。处理手段、方式是对处理步骤的具体化,每一个处理步骤都可以用一种或多种不同的处理手段及方式来完成。
19)、对处理期限、步骤、手段及方式的检查及评价:指不良资产的管理部门所作出的简要评价及定期不定期的跟进检查。
不良现金资产档案的格式见《不良现金资产档案表》。
2、 不良债权资产档案的内容。
不良债权资产主要指不良应收帐款、不良其他应收款、不良暂付款等。不良债权资产档案的内容分述如下:
1)、档案编号:建档企业可根据企业的管理要求对所建不良债权资产档案进行编号。
2)、建档日期:指建立不良债权资产档案的具体日期。
3)、项目金额:不良债权资产档案按照每一项债权资产建立,这里所说的项目金额指的是不良债权资产的原始帐面金额。
4)、当事人:指的是造成该项不良债权资产的相关决策人,当事人可以是一个当事人,也可以是一个以上的当事人。
5)、经办人:指的是造成该项不良债权资产的具体办理人。
6)、债务单位的名称:指的是欠款单位的名称。
7)、债权单位名称:指放帐企业的名称。
8)、债权单位所属公司:指放帐单位的母公司。
9)、相关合同及文件:指与该项债权资产有关的所有文件和资料。并将主要的相关文件和资料的复印件附上。
10)、债务单位所在地:指的是债务单位生产经营所在地。
11)、债务单位所在行业及业务:指的是债务单位所在的行业(如纺织业)及其所从事的业务(如服装)。
12)、债务单位的注册资本:指的是债务单位向工商行政管理机构注册时的法定资本。
13)、债务发生日期:指按照会计准则,会计上计入债权资产的日期。
14)、债务单位各股东名称:指债务单位主要股东的名称。
15)、债务单位各股东国籍:指债务单位主要股东的国籍。
16)、债务单位各股东住所:指债务单位主要股东的住址或通讯地址。
17)、债务单位各股东占股比率:指债务单位各主要股东出资的比率。
18)、债务单位法人代表:指的是债务单位的董事长或总经理。
19)、不良债权资产净值:指不良债权资产在扣除坏帐准备后的净值。
20)、银行为债务单位提供担保情况:指银行有没有为债务单位提供担保以及提供了多少担保。
21)、其他单位为债务单位提供担保情况:指其他的企业有没有为债务单位提供担保以及提供了多少担保。
22)、其他个人为债务单位提供担保情况:指有没有个人为债务单位提供担保以及提供了多少担保。
23)、债务单位不动产等资产用作抵押情况:指债务单位用自己的资产为债权单位作抵押的情况。
24)、债权单位所用会计方法及提坏帐或撇帐情况:指债权单位用什么方法提取坏帐准备及撇帐。
25)、基本情况:叙述该项债权资产发生的过程,有无对债务单位进行信用调查与评估,及该项债权资产变成不良债权资产的过程及原因。分析这些原因属于产生不良债权资产的确定性因素还是可预期的不确定因素或不可预期的因素。
26)、处理期限:指的是预期处理该项不良债权资产所需的时间。不良债权资产的处理工作必须有明确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
27)、处理步骤、手段及方式:处理步骤必须和处理期限相结合。每一个处理步骤必须预期在一定的处理期限内完成,如果情况变了,处理步骤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如果情况没变,处理步骤必须在一个处理时段里完成。处理步骤是根据不良债权资产的现状而制定出来的。处理手段、方式是对处理步骤的具体化,每一个处理步骤都可以用一种或多种不同的处理手段、方式来完成。
28)、对处理期限、步骤、手段及方式的检查及评价:指不良资产的管理部门所作出的简要评价及定期不定期的跟进检查。
不良债权资产档案的格式见《不良债权资产档案表》。
3、 不良有形资产档案的内容。
不良有形资产主要指不良存货、不良不动产、不良机器设备等。不良有形资产档案的内容分述如下:
1)、档案编号:建档企业可根据对企业的管理要求对所建不良有形资产档案进行编号。
2)、建档日期:指建立不良有形资产档案的具体日期。
3)、项目金额:不良有形资产档案按照每一具体有形资产建立,这里所说的项目金额指的是不良有形资产的原始帐面金额。
4)、当事人:指的是造成该项不良有形资产的相关决策人,当事人可以是一个当事人,也可以是一个以上的当事人。
5)、经办人:指的是造成该项不良有形资产的具体办理人。
6)、单位名称:指拥有该项不良有形资产的企业名称。
7)、单位所属公司:指拥有不良有形资产企业的母公司。
8)、有形资产名称:指该项有形资产的具体名称,如甲商品、乙材料、丙厂房等。
9)、有形资产帐面净值:指填制该档案时该项不良有形资产的帐面净值。
10)、有形资产所在地:指该项有形资产的存放地点。
11)、有形资产购入日期:指有形资产买入或建造完成等的日期。
12)、相关交易文件份数:指与该不良有形资产买入或建造等有关的一切文件和资料。这些文件和资料的主要复印件必须附在该档案的后面。
13)、该有形资产和公司业务的相关性:指该项不良有形资产是否和公司的业务有关,如果和公司业务无关,要解释买入的原因和理由。
14)、该有形资产用作担保情况:指该项不良有形资产是否用作担保,如果该项不良有形资产用作担保,要指明该项不良有形资产是否用作非公司利益担保。
15)、该单位对有形资产所用会计方法及会计减值情况:指该有形资产选择什么会计方法核算及用什么会计方法减值。
16)、基本情况:该项有形资产建造、购买等的过程,该项有形资产建造、购买等的原因,该项不良有形资产产生的过程及原因,该项不良有形资产的现状及市场价格。
17)、处理期限:指的是预期处理该项不良有形资产所需的时间。不良有形资产的处理工作必须有明确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并可以市场行情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
18)、处理步骤、手段及方式:指的是在预期的处理期限内分多少个步骤及以什么具体方式来处理不良有形资产。每一个具体的处理步骤必须有清晰的处理手段、方式支持,并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如果情况变了,处理步骤和处理手段、方式必须及时作出调整。
28)、对处理期限、步骤及方式的检查及评价:指不良资产的管理部门所作出的简要评价及定期不定期的跟进检查。
不良有形资产档案的格式见《不良有形资产档案表》。
4、 不良非股权投资资产档案的内容。
不良非股权投资资产主要指:不良不动产投资、不良债券投资、不良短期股票投资。不良非股权投资资产档案的内容分述如下:
1)、档案编号:指企业根据管理的需要对所建不良非股权投资资产档案进行编号。
2)、建档日期:指建立不良非股权投资资产档案的具体日期。
3)、项目金额:不良非股权投资资产档案按照每一笔具体的不良非股权投资资产建立,这里所说的项目金额指的是不良非股权投资资产的原始帐面金额。
4)、当事人:指的是造成该项不良非股权投资资产的相关决策人,当事人可以是一个当事人,也可以是一个以上的当事人。
5)、经办人:指的是造成该项不良非股权投资资产的具体办理人。
6)、投资单位名称:指该项投资的企业名称。
7)、投资单位所属公司:指该项投资企业的母公司。
8)、非股权投资资产名称:指该项投资是股票、债券、房地产或其他品种的投资等。
9)、非股权投资所在地:指该项非股权投资资产的存放地。
10)、填报日市值:指的是该项不良非股权投资资产填报日期的市价。
11)、买入日期:指该项不良非股权投资资产是那一天买入的。
12)、买入目的:指企业买入该项不良非股权投资资产的理由。
13)、帐面净值:指该项不良非股权投资资产建立档案时的帐面价值。
14)相关合同或文件份数:指与该不良非股权投资资产买入有关的一切文件和资料。这些文件和资料的主要复印件必须附在该档案的后面。
15)、该非股权投资资产用作担保情况:指该项不良非股权投资资产是否用作担保,如果该项不良非股权投资资产用作担保,要指明该项不良非股权投资资产是否用作非公司利益担保。
16)、该非股权投资资产所用会计方法及撇帐情况:指该非股权投资资产选择什么会计方法核算及用什么会计方法撇帐。
17)、基本情况:该项非股权投资资产购买的过程,该项非股权投资资产购买的原因,该项不良非股权投资资产产生的过程及原因,该项不良非股权投资资产的现状及市场价格。
18)、处理期限:指的是预期处理该项不良非股权投资资产所需的时间。不良非股权投资资产的处理工作必须有明确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并可以市场行情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
19)、处理步骤、手段及方式:指的是在预期的处理期限内分多少个步骤及以什么具体方式来处理不良非股权投资资产。每一个具体的处理步骤必须有清晰的处理手段、方式支持,并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如果情况变了,处理步骤和处理手段、方式必须及时作出调整。
20)、对处理期限、步骤、手段及方式的检查及评价:指不良资产的管理部门所作出的简要评价及定期不定期的跟进检查。
不良非股权投资资产档案的格式见《不良非股权投资资产档案表》。
5、 不良股权投资资产档案的内容。
不良股权性投资资产主要指投资项目。不良股权投资资产档案的内容分述如下:
1)、档案编号:建档企业可根据管理的需要对所建不良股权投资资产档案进行编号。
2)、建档日期:指建立不良股权投资资产档案的具体日期。
3)、项目金额:不良股权投资资产档案按照每一具体项目建立,这里所说的项目金额指的是不良股权投资资产的原始帐面金额。
4)、当事人:指的是造成该项不良股权投资资产的相关决策人,当事人可以是一个当事人,也可以是一个以上的当事人。
5)、经办人:指的是造成该项不良股权投资资产的具体办理人。
6)、投资单位名称:指该股权投资资产的所属企业名称。
7)、投资单位所属公司:指该投资资产所属企业的母公司。
8)、投资项目名称:指该项投资所注册企业的名称。
9)、投资项目所在地:指该项投资所在的地理位置。
10)、行业及主要业务:行业指该不良投资项目所处的行业,主要业务指该不良投资项目所从事生产经营的核心业务。
11)、合作期限及注册日期、开业日期:指该不良投资项目的合作期限,及在什么时候注的册、在什么时候开的业。
12)、有关合同文件份数:指与该不良投资项目有关的所有合同文件及资料。主要合同资料的复印件必须附在该档案后面。
13)、投资单位实际投资总额:指投资单位实际投入和贷给该不良投资项目款项的总和。
14)、各股东占股比率及出资方式:指该不良投资项目的股东的各自投资比率及出资方式。
15)、合同(或协议)的注册资本及投资总额。指合同或协议上所规定的投资总额及注册资本额。
16)、投资单位为投资项目提供担保情况:指投资单位是否为该不良投资项目提供了担保及担保的期限和担保性质。
17)、投资单位为投资项目提供贷款情况:指投资单位为该不良投资项目提供贷款的具体金额及贷款期限等。
18)、投资单位对投资项目所用会计方法及会计减值情况:指投资单位选择什么会计方法核算该不良投资资产及用什么会计方法为该不良投资资产减值。
19)、投资项目现金收回情况:指投资单位从该不良投资项目收到的股息、利息及贷款本金等。
20)、投资项目财务状况:指不良投资项目的损益状况、现金流量状况及股东投入资金(含无息贷款)的回报率等。
21)、基本情况:叙述该不良投资项目的投资过程、变成不良投资项目的过程、现状及未来可能趋势;投资单位投入该投资项目的原因及相关投资策略。
18)、处理期限:指的是预期处理该项不良股权投资资产所需的时间。不良股权投资资产的处理工作必须有明确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并可根据该项目所在的行业及市场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
19)、处理步骤、手段及方式:指的是在预期的处理期限内分多少个步骤及以什么具体方式来处理不良股权投资资产。每一个具体的处理步骤必须有清晰的处理手段、方式支持,并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如果情况变了,处理步骤和处理手段、方式必须及时作出调整。
20)、对处理期限、步骤、手段及方式的检查及评价:指不良资产的管理部门所作出的简要评价及定期不定期的跟进检查。
不良股权投资资产档案的格式见《不良股权投资资产档案表》。
下续。。。

批 注 该 文]    [采 用 该 文]    [发 表 评 论]    [文章下载]    [关闭窗口

相关批注:
暂时还没有媒体记者对这篇文章做出批注

相关采用:
暂时还没有媒体记者采用这篇文章

相关讨论:    
没有评论

Google


IP计数: 浏览计数:

Copyright © 2001 凌云志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7007639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4020001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