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空间

法律人社区

  注    册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在线4737人
·文章查询· 祝各位网友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阖家快乐!      本站受到大量的无效smtp连接和垃圾邮件的攻击,响应缓慢,请各位网友见谅!       2025年4月5日星期六
首 页
 
文章评论版 版主:劳动者 aaa7 >>主题:这篇稿子好像和法学关系不大,呵呵^_^

        

   
主题:这篇稿子好像和法学关系不大,呵呵^_^  收藏 打印
aaa7


版主

发贴数量:42
得分:86
注册日期: 2001/9/1
aaa7 发表于:2001/9/2 19:50 aaa7的OICQ号码:46099428 IE 4.0 unknown 无权限查看IP地址!打包

这篇稿子好像和法学关系不大,呵呵^_^
教育界有关人士指出“读书难”根本解决之道
勤工俭学+助学贷款+社会援助 打造求学保障三保险
记者 甘勇
针对为数不少因为家庭贫困,而面临困境的“准”大学生们的就学难问题,记者走访了市教委高成教科赵科长。
记:现在我市有多少贫困大学生无法入学?对这种现象,您怎么看?
赵:现在有一些大学生无法入学,或是不能完成大学本科四年学业,其中很大部分的学生,是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具体数字我们不清楚,但这个数字应该不小。这种情况是对国家人才资源的浪费。高中和大学教育阶段已经不属于九年义务教育的范围了,国家为此付出了大量的财力和智力支持。一个高中生考上了大学却不能上的话,就会使目前还算宝贵的高等教育资源闲置,造成了资源浪费。而对于学生来说,却是失去了深造和成才的机会,失去了一次改变个人命运的机会,也可能会使国家失去了一个人才。
记:现在有的媒体对贫困生的问题进行了系列的跟踪报道,帮助他们寻得了社会捐款。您认为这种方法可以解决多少人的困难?
赵:现在报纸电视等媒体,出于社会责任感和吸引社会关注,对贫困学生的报道的确很多,影响也很大。社会上一些有识之士和热心人,纷纷捐款捐物,也确实解决了很多贫困学生的实际困难。但是,隐藏在这些“幸运”的同学背后的,却是更多的贫困大学生们。他们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被媒体报道,失去了社会大众的关注,因而也就失去了得到社会救助的机会。从整体上讲,这是社会的不公正。
另外,即使是得到了救助,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现在大学本科要读四年,还有部分专业学制更长。第一年的学费通过捐助解决了,第二年、第三年的呢?喜欢新鲜的媒体不大可能在来年继续报道一个人的遭遇,而如果没有其他新的经济来源,贫困生家庭的经济状况只会越来越糟糕,而再依赖社会的捐助也变得不太现实了。
记:国家有关部门有没有相关的政策法规可以帮助解决贫困大学生的这些问题?
赵:有。国家教育部和财政部曾经联合发文,要求各学校每年必须从学费收入中划出10%(以前的规定是5%)的经费,专门用于勤工助学工作,并适当提高勤工助学的补助标准,加大对特殊困难学生的补助力度。按照规定,对生活特别困难的下岗职工子女,由企业、街道等部门出具证明,学校应酌情减免学费。近来还有一些高校还建立起了“绿色通道”,让困难的大学生报到时,暂时缓交学费。对一些特殊情况,学校有关领导和部门研究后,会减免学生的部分或全部学费。许多高校已经许诺:绝不让一个学生因为贫困而不能报到。
学校方面除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和“减缓免”的优惠政策之外,每年还会有相当数额的奖学金,用来鼓励成绩突出的学生。少的几百,多的两千三千不等,对于贫困大学生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所以,刻苦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争取取得奖学金也是贫困生自救途径之一。
记:银行贷款方面呢?可以向银行贷款读书吗?
赵:中国人民银行、教育部、财政部早在1999年就制订出了《关于国家助学贷款的管理规定(暂行)》,并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武汉、沈阳、西安、南京等地进行了试点。助学贷款的政策很优惠,手续也在逐渐地变得简便,依靠银行的这笔贷款,贫困大学生完全可以完成学业。具体的有关政策规定,可以向银行或各高校的有关部门咨询。
但是,现在的助学贷款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手续繁琐。一方面,学校方面也不太愿意为学生提供担保,而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恶化,银行对大学生的偿付能力也心存疑虑;另一方面,助学贷款只对学校发放,家长有心担保,却又借贷无门。我想银行方面可以考虑,如果能把贷款由学校所在地扩大到生源地,由学校提供担保改为家长担保,或许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助学贷款将来也会逐渐成为一个新的重要贷种。
记:还有其他帮助贫困大学生的途径吗?
赵:我个人认为,应该设立一个帮助贫困大学生的教育基金,或者是扩大“希望工程”的资助面。现在社会捐助都是面向个人的,受益的也只是少数几名受到社会关注的“幸运儿”。而大多数的贫困大学生,有的经济状况可能还要困难,却得不到救助。如果由有关部门出面,接收社会各界的捐款,建立一项专门解决贫困大学生读书难问题的基金,面向全体大学生规范运作,那么得益的将是大多数贫困大学生。这样也能在更广泛的层面上,解决贫困大学生的问题,而不致“救一漏十”,失之偏颇。
其实,只要大学生们自尊、自爱、自强,通过学校的“减缓免奖”,银行的助学贷款,以及社会各界的援助,完全可以完成学业,不应该出现“考上大学读不起”的怪现象。只要在制度上进一步完善,打造出勤工俭学、助学贷款、社会援助三重保障体系,贫困大学生上学难的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真相只有一个!
信息 邮箱 引用 编辑 搜索 复制 主页 悄悄话 未锁定未锁定 设定为精华贴不是精华贴
陈灼华


超级管理员

发贴数量:167
得分:260
注册日期: 2001/9/16
陈灼华 发表于:2001/9/2 21:24 IE 5.0 Win98 无权限!打包

回复:这篇稿子好像和法学关系不大,呵呵^_^
在广东已出现新现象:学生通过申请助学资金购买手机豪气——真正需要助学的不申请,不需要的就申请来作他用。
在广东针对助学资金已提出了建立社会信用机制的说法。



【灼灼华法网】: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http://www.zzhf.com/
信息 邮箱 引用 编辑 搜索 复制 主页 悄悄话
paper


心领神会

发贴数量:78
得分:127
注册日期: 2001/10/26
paper 发表于:2001/9/2 23:41 IE 5.0 Win98 无权限!打包

回复:这篇稿子好像和法学关系不大,呵呵^_^
1)呵呵,章程给了论坛斑竹很大的自由。爱贴啥就贴啥吧。反正不是狗皮膏药
就行了,对不?
2)如果法律人除了法律就没别的话题,那是可悲的。所以,我觉得文章评论的范围不应该只限于法学方面。诸位意下如何?
3)同银行的朋友聊过,他们比较不喜欢做这种贷款业务。主要原因如陈灼华所言---信用问题,其实,也是整个社会的问题。报纸说,身份正要换成ic卡,号码与社保一致,我说呀,干脆一步到位,银行帐号、纳税号码等全一致。许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但很多人也就急了----技术问题也许是很好的借口哦。



轻舟一叶
信息 邮箱 引用 编辑 搜索 复制 主页 悄悄话
aaa7


版主

发贴数量:42
得分:86
注册日期: 2001/9/1
aaa7 发表于:2001/9/3 12:58 aaa7的OICQ号码:46099428 IE 4.0 unknown 无权限!打包

回复:这篇稿子好像和法学关系不大,呵呵^_^
^_^事实是:贫困大学生贷款没法到位
原因是:对大学生还贷能力疑虑重重
结果是:本来的好事变得繁琐无比很有前途的一个贷种没有迅速发展起来
建议:如果我是那家钱庄的老板,一定多贷些出去。相当的人还是可以而且愿意按期还贷的,而且可以和客户建立感情,现在的学生将来都是大老板啊!^_^
妥否,请批示。



真相只有一个!
信息 邮箱 引用 编辑 搜索 复制 主页 悄悄话
paper


心领神会

发贴数量:78
得分:127
注册日期: 2001/10/26
paper 发表于:2001/9/3 13:30 IE 5.0 Win98 无权限!打包

回复:这篇稿子好像和法学关系不大,呵呵^_^
1)没有好的体制,再好的人也难以保持洁身自好。
君不见,原本很清廉的人,到了一个蛇鼠一窝的地方,最终不是没法呆下去就是加入蛇鼠窝。
同样,不建立有效的信用机制,再纯朴厚道老实仁义的学生,也可能变成不还贷者。
2)我是88年入学,92年毕业,至今,我的同学中仍有个别没还贷。



轻舟一叶
信息 邮箱 引用 编辑 搜索 复制 主页 悄悄话
 
 


Google


IP计数: 浏览计数:

Copyright © 2001 凌云志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7007639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4020001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