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跪掉了什么? |
更新时间:2002/7/1 8:18:54 来源: 作者:河水 阅读336次 |
警察跪掉了什么? 河水 2002年5月24日中午1时许,包头东河区巴彦塔拉大街加油站转盘处,几十辆自行车一字排开,将东河区最重要的两条主干道西脑包大街、巴彦路堵住,围观群众多达二三百人。往来车辆严重受阻,“长龙”排出有五六百米远,两条道路顿时陷于瘫痪状态。这时,恰巧东河区交警大队交警温永胜中午下班途经此地,职业习惯趋使他下了车,向人群最密集的地方靠近。他一边示意被堵车辆绕行,一边劝阻群众离开路口,同时紧急联系中队,请求增派警力疏导。身单力薄的温永胜一人周旋在人潮之中,好话说尽,道理讲透,仍无济于事。看着越来越长的被堵车辆,越来越多的围观群众,突然“扑通”一声,温永胜跪在了人群当中,人们顿时惊呆了!他一字一句地说:“有什么事情我们可以商量、可以解决,大家不要再堵路了,你们站在这里半小时,这里的交通至少要堵上二个半小时……”人群里不时传来谩骂声、还有人扔进饮料瓶……温永胜没有躲闪,一直就跪在那儿,足足有10分钟。这时一位长者对着人群喊:“‘男儿膝下有黄金’呐,他是一个警察,我们不要再让这位同志为难了!”长者话音一落,人群开始骚动了,道路渐渐被腾开了,拥堵的车辆开始缓缓前行。 这起案例读起来令人心头沉重,到不是因为违法围堵道路的人们,而是给这些违法围堵道路下跪的警察,这是一场法治与违法,正义与邪恶的较量。 警察是组成国家机器的重要成份之一,他行使着统治阶级赋予的权利,维护着统治阶级的利益。这里所说的统治阶级权利和利益,就是我们所说的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那么,在统治阶级维护自己利益的过程中,难免会发生一部份人不遵守统治者权利和利益,并与之相冲突,这部份人看起来为数不少,但他与统治阶级利益和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相比较,还是极少数。本案中几十个人用自行车一字排开堵路,造成围观群众几百人,我们应当看到这不是一般的围堵行为,而是公然与统治阶级利益相抗衡,是一种违法行为,应当受到法律的制裁。当这种情况出现时,我们不能以牺牲统治阶级利益来满足违反统治阶级利益人的需要,而是应当用统治阶级的铁腕来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更不能把违反统治阶级利益围堵道路的人曲解成人民群众利益,对这些不遵守统治阶级利益的行为也加以保护。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真正目的不仅在于维护执政党的地位,而且还包括维护统治阶级的权利和利益,这个统治阶级的权利和利益才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本案中的警察在处理这起交通围堵事件中,采用下跪的方式疏散围堵群众使道路畅通,这种精神,这种举动,如果放在一个普通人身上,是无可厚非的。但他却出现一个做警察的身上,的确是一个令人值得深思的问题。在经济转轨时期,各种矛盾突出,这是社会前进上必然要出现的情形。在各种社会矛盾面前,作为国家机器是采用妥协的方法,还是采用教育疏导和国家强制力相结合的方式解决这些矛盾,这是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而所有的国家都是采用了教育疏导和国家强制力相结合的方式来解决这些矛盾,从而巩固了国家机器,使国家机器正常进行运转。如果我们遇到矛盾都象这位警察采用下跪的方式来撼动和提高群众的觉悟,就会从整体上削弱国家对社会行政管理的职能,加大行政管理成本的投入;同时这种下跪行为所面对的是围堵道路的违法行为者,作为国家机器象征的警察,他的这种妥协行为亵渎了神圣的国家法律。我们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对于在北京闹事的****功分子,也采用这种妥协的方法,能起到作用吗?显然是不可能的。必须用国家的强制力手段来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在这起事件中警察的下跪,跪掉了法律的尊严,跪掉了国家的强制力,跪掉了正义,跪掉了警察的形象。这个代价太重了。 从这一事件的发生,也使我们看到建立一个法制国家的任重道运,要提高全民族的法治意识,决不是搞几个普法活动或者是召开几场大会就能解决的,也不是靠某个人的威望和某项义举能奏效的,这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综合治理的工程,特别是在经济转轨时期,在强调依法治国的同时,更要辅之以德治国的精神,只有双管齐下,恩威并用,才能取得法治的明天。 写于2002年6月23日 字数:1650 电子信箱:tk99@263.net
|
|
|
|